第九十五章 病态娇柔的蔡文姬(过渡章节)(1 / 2)

加入书签

 伏寿五女入宫前,蔡琰已经进入皇宫。她是进宫陪伴董白的。</p>

蔡琰年约十六余,梳着垂云髻,发髻上插着流云碧玉簪,姿容秀美,独有的书卷气,使其显得温婉、知性。</p>

或许是幼年生活颠沛流离的原因,也或许是卫仲道早亡的缘故,她身上呈现出病态娇柔的美感。</p>

说起来,蔡琰真是个苦命人。</p>

公元178年,蔡邕上奏认为妇人、宦官干预政事是灾异变故发生的原因之一。这和公元191年,长安发生地震,董卓问对,蔡邕劝说董卓放弃乘坐青盖金华伞相似。</p>

文人假借天灾批人祸,希望被谏言者能够心存敬畏,改正问题,初心甚好,倒也不能说是牵强附会。</p>

奏疏若仅泛泛而言,倒也罢了。但是蔡邕过于实诚,还在奏疏中弹劾多名两千石的高官。</p>

无论是得罪太监,还是得罪高官,报复往往来的快。不久他就被人陷害入狱,差点被弃市。</p>

蔡琰随着蔡邕被流放至朔方郡,到第二年遇到大赦,被皇帝赦免,准许他返回原籍,历时九个月。</p>

五原太守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自恃矜贵,为蔡邕送行。席间,王智醉酒后起舞对蔡邕劝诵,被蔡邕无视。王智大恨,密告蔡邕心怀怨恨,诽谤朝廷。蔡邕害怕无法幸免,逃至吴会之地十二载,寄人篱下。</p>

细细算来,蔡琰跟随蔡邕四处漂泊近十三年,而她才十六余。</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