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读诗传情意,品诗逗美人(1 / 2)

加入书签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p>

想到这句评价,刘协轻笑道:“今世,你没得选,只得做能臣了。因为,朕容不得奸雄!”</p>

是的,刘协并未完全信任曹操。只是,他不愿以莫须有的罪名,枉杀一位能臣。</p>

在刘协的眼中,无论是奸雄曹操,还是袁氏附庸孙坚,都是有能力的臣子。只要他们不叛汉,他自然不吝重用。</p>

哪怕是奢淫肆欲的袁术,多谋乏断的袁绍,他都废物回收,重新利用。</p>

无他,盖因卢植、皇甫嵩、盖勋、朱儁、黄琬等老臣,忠心谋国,皆是国之柱石,能擎得起大汉这颓败的时局,也能压得住那些狼子野心之辈。</p>

且不提袁绍和袁术,在曹操的任命上,刘协可是斟酌良久,反复权衡,最终还是任命他为并州牧。</p>

他并非不知州牧权力之大,缺乏制衡,甚至可能会尾大不掉。但是,沉疴需用猛药,顽疾需用良医。而曹操,便是他心中的猛药,亦是他心中的良医。</p>

并州,乃贫瘠之地,汉民流失严重。</p>

想要将并州发展起来,困难很多。但在刘协的心中,曹操是最适合的人选。</p>

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曹氏人才济济,曹操有实力站住脚。这是发展并州的前提。第二点,朝堂人才青黄不接,刘协需要磨砺曹操,让其早日呈现丞相之姿。</p>

至于阴私不可闻的想法,刘协亦有。</p>

那就是,仅凭并州的资源,供养大军非常困难,若无朝廷的支持,大军定然难以为继。曹操若反,他弹指可平(嗯,这么说,稍嫌夸张)。</p>

更何况,此时的曹操尚无篡汉野心,轻易也不会跟异族媾和。所以,刘协断定,五年内,曹操不可能有谋逆之心。</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