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流云卷地风满堂(2 / 2)

加入书签

再不回家,天都要黑了。何朵悻悻地背起馍篮,把拆下来的床单被套和老师提前发的课本及作业一起塞进去,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学校。等她爬上学校上方的山顶,再次透过暮色下的飞尘回望时,依稀看到一个神似李天赐的身影在校园里闪现了两下。</p>

“天赐!李天赐!”何朵大喊,使劲地挥了挥手。</p>

可是那个身影却没再出现。</p>

“好吧,看来是眼花了。”何朵感慨道。埋头苦学一个多月,视力都不如以前好了。</p>

一回到家中,何朵就开始陀螺般地忙碌了起来。十四五岁的年纪,已经能够帮父母做很多家务和农活。譬如刚收割回来不久的小麦,需要每天都平摊到房顶上,隔几个小时给它们翻一翻,通过暴晒蒸发掉其中的水份,然后在日落前再次装进袋子里。</p>

小麦需要连续暴晒好几天,才能确保将来储存时不会出芽。</p>

如果天气好,一袋袋的小麦就会被原封不动地放在屋顶,上面遮盖几层厚油布,第二天上午接着倒出来暴晒。如果感觉情况不妙,何朵就要和母亲一起把小麦抬到家里。何胜军也会哆嗦着双手帮忙,虽然他的手脚还不利索,但是力气终究比女儿的大。只要他一出手,何朵就会立刻轻松无比。</p>

也有好多次遇到不期而至的骤雨,何朵便会和爸妈紧锣密鼓地忙碌在房顶,和雨点抢时间赛跑。好在何许夫妇经验丰富,每次判断都非常及时,小麦鲜少受到实质损伤。</p>

晒麦子的事情虽然简单,却非常消耗耐心。小麦装袋前,许娇兰会用簸箕迎风簸上好一会儿,让混在在其中的麦皮随风飘走。何朵还需要把里面的石子等杂物挑拣出来,不然将来打出来的面粉就会有石渣。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几次就容易惹人生厌,何况对何朵这种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说,焦躁的性子越发受到挑战。不仅如此,所有工作都要顶着日头去干,几天的劳作下来,何朵的皮肤已经变成了泛着黑光的小麦色。</p>

其次便是一日三餐的帮忙。暑假里农民要把割完麦子的田地犁上几遍,确保小麦的根系被完整地翻出来,再用锄头挨个把土块敲开,让土壤变得松软。许娇兰和丈夫白天在地里忙碌的时候,中餐就会交给女儿操办。犁地的过程相当费力,传统的法子是用牛拉着木犁慢悠悠的在地里来回翻耕,有时候农民也会一左一右帮着家牛一起推犁,这样速度就会快很多。如今半自动的机器普及,有一些家庭已经开始用手推的机动犁翻地。只要机器一开,农民两手推着机器,就可以哒哒哒地在地里来回翻耕,速度比牛要快很多。不过噪音极大,机器工作起来时,里面装的沸水也会蒸得人汗流浃背,何况还是在酷暑的大太阳下。</p>

何许夫妇自然还是用耕牛犁地,牛也是何老爷子喂养的那头。本来何老爷子最早有两头牛,一公一母,前几年生了一只小的以后,母牛因体力下降,生了一场大病便一命呜呼。而长大后的小牛犊脾气极差,动不动就撞人,弄的村民意见很大。何老爷子没法,就把小牛卖了。如今整个何家就剩这一只老公牛,虽然耕地经验丰富,但因年老体衰,干活的效率低了不少。</p>

因此老二何胜利和老三何胜华便借了别人家的机器犁,早早地忙完了自家地里的活。何胜军则等何老爷子用完以后,和妻子一起拉着老牛在地里劳作。</p>

这天何许夫妇早饭后又忙不迭地奔向了地里,何朵则叮呤咣啷在厨房洗碗,连大铁门被人吱呀一声推开都没听到。</p>

“朵朵!”一个亲切又熟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p>

何朵一个激灵,回头一看,惊喜不已:“姐!你回来啦!”</p>

已经一年多没见到姐姐,她的变化太大了。清浅的牛仔裤把两大长腿包裹纤细笔直,既时髦又好看;奶白的旧衬衫掖在裤腰里,干净利落又不落俗套;乌黑的披肩长发松软地搭在肩头,发丛中点缀着一抹浅蓝色的布发箍,整个的亭亭玉立、清新明媚。眼前的女子哪里是自己印象中的姐姐,明明就是个沉鱼落雁的大仙女。</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