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参差人间忙立足(二)(2 / 2)

加入书签

然而她的职业生涯也被打乱了,领导调走后不久,人事主管找来何朵,要把她调到外地分部。</p>

“去宜安?做什么呢?”</p>

“去开拓市场,创建团队。”</p>

“可我只是一个做人事工作的,我怎么能开拓的了市场呢?”</p>

“凡是总有第一步,第一步就是‘1’,干完了“1”才会有后面的‘0’,不做怎么知道不行呢?我相信你,你可以的!”</p>

“一定要去吗?”</p>

“是的。”</p>

何朵很敬佩这个同她谈话的主管。同样是八零后,她只年长何朵五岁,却是一个独当一面掷地有声的女强人。一直以来,何朵都以她为榜样,积极配合主管的各种安排,可如今,她不得不拒绝了。</p>

自己本来就是个外地人,千里迢迢奔赴江临,就为了将来可以在这里落地扎根,岂有初来乍到就反去异地发展的道理?反观公司,眼下业绩发展的并不理想,从当下的人事架构看,二线员工是超编的。这个调令无非是想在精简本地人力的同时,顺手尝试拓新外地市场罢了。</p>

何朵和莫清澜坐在路边的小吃摊,食不知味地往嘴里塞着拌面和馄饨,心中逐渐凸显出一个大胆的念头——离职。</p>

即便没有这次人事调动,微弱可怜的收入也佐证着这份工作不是长久之计。何朵明明已经拿到了毕业证,是正儿八经的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却被公司以初入社会为由,按照实习生标准计算的工资。入职后第一个月,何朵拿到了六百元工资,第二个月也只有八百元。按照这样的工资计算方法,自己哪怕再干三五年也混不起来。</p>

说辞就辞,两人毫不拖泥带水。趁着交接工作的间隙,两人在市郊租到了一间位于二层的农民房,辞职当天就搬了过去。虽然离市区有点远,但环境还算安静。一间卧室、一个卫生间、一间厨房,构成了何朵和莫清澜在江临的第一个有烟火气的家。</p>

何朵兴奋不已,自此后终于也可以和别人一样,开口闭口用“回家”“家里”这种字眼来描述自己的生活轨迹了。莫清澜极爱养生,又很会做饭,何朵跟着她饱了不少口福。两人从二元店和夜市上淘回来一些锅碗瓢盆,莫清澜的哥嫂也资助了一些简单物件。因为房子需要押一付三,何朵捉襟见肘,莫清澜便扛起了大部分费用,这也让何朵感动不已。只是接下来要继续找工作的话,自己手里的钱同样支撑不了多久。思来想去,何朵硬着头皮跟朱峰借了一千元。</p>

自打来到江临,除了母亲许娇兰,家里再没一人联系问候过何朵。何朵明白大家依然还在生气自己背井离乡的选择,一旦自己伸手借钱或者服软,他们定会不失时机地拉扯她回老家。到时候那些“你看吧,这就是一意孤行不停家人劝的后果”之类的话一涌而出,是自己万万无法接受的。因此自己再穷也不能跟家人开口,何况父母的经济形势只怕比自己还要艰难。朱峰远在北部首都,虽然毕业工作后两人联系渐少,却依然很讲义气,何朵刚打完电话,他便跑到银行把钱汇了过来。何朵暗暗发誓,最多两个月,一定要把钱还给朱峰。</p>

饶是如此,在新的收入确定之前,这点钱还是要掰成好几瓣仔细着花。时值国庆,莫清澜早早地回去了北方老家。何朵没钱去买回家的车票,更没钱去周围旅游观光,只好蜗居在这个十平方的小居室里消磨时间。反正此时已经拿到了下一份工作的offer,索性每天看书睡觉,既省钱又不虚度光阴。</p>

为了最大程度节省开支,何朵把一日三餐的数量减少为一餐半,中午起床后到小区门口买两块钱的葱花饼和一根油条,到家后熬上半锅小米粥,午饭就此打发完毕。吃完后躺在床上看小说,一直看到夜里。不饿就不吃东西,饿了就把剩下的米粥热一热。只要不困就继续看小说,困了就睡觉,不管是半夜几点。</p>

七天假期过得暗无天日,何朵几乎都没好好抬头看过太阳。出租房终日没有阳光,阴冷的很,何朵把自己和莫清澜的被子叠在一起盖在身上,黑白颠倒地过着被世人遗忘的生活。前几天还好,从第五天开始,一些暗暗的悲怆之感渐渐从内心涌出。这种无人问津的潦倒生活,在内心深处一次又一次戳伤着自己。</p>

仅仅七天,何朵身体暴瘦四五斤,肚子饿得都瘪了下去。好几天不跟人说话,喉咙里猛然发出点声音,连她自己都感觉怪异的很。然而外出逛街势必又要花钱,而眼下就连几块钱的公交费对她而言都是致命的开销。好在小说还算精彩,何朵连轴转看完了《鬼吹灯》《盗墓笔记》《诛仙》这几部经典小说,精神世界还算温饱,甚至一度现实和虚拟分不清楚,脑子里浑浑噩噩。等第七天莫清澜风尘仆仆地回归后,房间里才有了一丝人气,何朵这“意义非凡”的假期也终于结束。</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