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孔乙己(1万3,本章免费)(1 / 2)

加入书签

 没吃饭,方圆和陈婉不饿。</p>

一是吃了一肚子素菜,二是身心被信心填得满满的。</p>

从货币出现以来,人类的信心大多数建立在拥有丰厚的金钱上。</p>

钱从哪来?方圆上辈子也是奶头乐大军的一员,不太清楚。</p>

前阵子自我总结一番,清楚了一点。</p>

今天和背包客先生聊完,更清晰了一些。</p>

陈婉在车上问他这个问题,但方圆说回酒店和她说,一句两句说不清。</p>

到酒店后,所有人都没有吃饭,在等他俩。</p>

传阅完一份沉甸甸的合同后,大家都不饿了。</p>

陈婉叽叽喳喳讲了今天那个神奇的人和那两个到现在她都没琢磨明白的问题,以及……</p>

那顿价值三百万的素斋。</p>

“三百万?”</p>

“斋菜?”</p>

“八二年的萝卜?”</p>

笑眯眯看着惊呆的众人,方圆拧了瓶红牛,翘腿坐在一旁看着。</p>

陈婉打了鸡血似的,欢脱极了。</p>

方圆明白,她高兴,她在替方圆高兴。</p>

在陈婉眼里,钱未必多重要,但在这个阶段,钱是工具。</p>

是臭小子解决问题,然后快快把自己娶回家的工具。</p>

李木子和刘菁菁恢复的比较快,刘少锋仍在呆滞。</p>

和刘菁菁凑着脑袋重新翻了一遍两份相同的只有十八页的投资入股协议…李木子仰起头,看向方圆。</p>

三亿美金,入股飞创科技百分之十,整体估值30亿美金。</p>

不放到国际上比较了,拿国内互联网企业说,百度两年前上市之前的估值也仅仅是40亿美金呀。</p>

飞创还只是A轮……</p>

“能说说么?</p>

“这超出我的认知了,为什么你们两个出去爬了一下午山,估值就涨了一半儿?</p>

“连拆分项目组都不需要了……</p>

“还有,这个宫阁是谁?HT投资公司又是什么?</p>

“一年估值翻两倍,做不到你的股份就没了啊,你真敢呀。</p>

“这钱…到底哪来的呀?”</p>

李木子极力压制着心里的躁动,尽量让语气平静,却仍显颤抖。</p>

方圆看看她,看看刘菁菁,看看发怔的刘少锋,最后看向陈婉。</p>

陈婉抿着嘴唇憋着笑,冲他点点头。</p>

“钱从哪来的……问的好。</p>

“你们都想知道?”</p>

尽皆点头。</p>

方圆又问:“你们饿么?”</p>

尽皆摇头。</p>

方圆跟陈婉说:“以前总听陈婉小课堂,今天说不得我也要开堂课了。”</p>

A轮228亿人民币的估值,说明如果飞创未来能够顺利IPO,在座的每个人都会是亿万富豪。</p>

如果他们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未来的路会很难走,日子会很难过,甚至,守不住这些财富。</p>

“认知决定劳作方向,劳作带来收获,收获转化认知。钱,是对高认知的补偿。”</p>

围在沙发边上,像个简单的谈话会。</p>

方圆淡淡讲,每个人都在认真听,没打断,很沉浸。</p>

娓娓道来的语气,轻轻缓缓地把这几个人眼前的毛玻璃擦得透亮。</p>

方圆说:“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城。万事万物的规律,就是趋势。”</p>

他看着陈婉:“宫阁今天问我们,20世纪至今,影响全人类最深远的事件是什么?”</p>

他顿一顿。</p>

李木子小声问陈婉:“啥?”</p>

方圆问她:“你觉得是什么?”</p>

李木子说:“你这么问了,那答案肯定不是两次大战。”</p>

陈婉告诉她,方圆回答的是美元和黄金脱钩。</p>

没人懂。</p>

方圆说:“那我就先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用了半年的时间收集了不少资料,总结来的。分享给你们。”</p>

他的讲述像是一个小故事,故事里隐喻了一些概念,但在座的人都听得明白。</p>

故事发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子。</p>

故事的主题是新村长想更好的行使权力,决定从老村长手里抢过整个村子的交易定价权,也就是货币霸权。</p>

故事开篇的发生时间是上世纪中叶:</p>

1944年7月的某一天。</p>

新村长召集几个支持者一起开了个小会。</p>

新村长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威严,会议决定了三件事。</p>

一是成立村委会,办公地点就在村长家的大院里。</p>

二是设立全村的货物交易规则,成立贸易组织。</p>

三是设置全新的货币金融体系。</p>

前两件事发展的很顺利。</p>

村子处在权力交替的动乱时代,这两条规则能让各家各户都把自产的土特产都卖出去,还能把想买的东西便宜买回来,于是,响应村民无数。</p>

但第三件事实践了一段时间,大概是从1944年到1971年,经过了27年的试验,新村长发现自己并没有完全控制住货币霸权。</p>

为什么呢?因为金子。</p>

第三条规则,也就是村里全新的货币金融体系建立之初,新村长对全体村民承诺,加入第二条货物交易组织的村民必须用且只能用新村长家的货币——贝壳,来结算。</p>

“你们在交易的时候把货币锁定成我家的贝壳,而我家的贝壳锁定金子,放心,错不了。”</p>

怎么锁定?35个贝壳对标一盎司金子。</p>

村民都知道,金子是硬通货,村长做出这个承诺,就说明他不敢去海边乱捡贝壳发给大家。</p>

简单来说就是,村长如果多往外面发放35个贝壳,就得多储备一盎司金子。</p>

当时村长家拥有整个村子百分之八十的金子储备,加上那个承诺,大家就都同意了。</p>

但随后的时间里,村长做了两个错误的决定。</p>

村子里有个落魄的大户,姓华。</p>

村长想霸占华家一个邻居的土地,华家不干了,心说你今天欺负我邻居,明天更好欺负我!</p>

于是,华家帮邻居一起反抗村长,村长输了。</p>

二是,村长又去欺负华家西南边儿的另一个邻居,同样,华家插手,村长又输了。</p>

两场斗殴下来,村长花费了八千亿个贝壳,村长吃不住了。</p>

因为按照当年对全体村民的承诺,村长每损失35个贝壳,家里就少了一盎司金子。</p>

到1971年的时候,村长家里的金子还剩下大概不到9000吨,太少了,村长觉得要糟糕。</p>

与此同时,还有几个大户趁机给村长制造麻烦,比如说海对面一个姓法的人家,家主把手里攒下的22亿个贝壳全部还给了村长,换了金子回来。</p>

法家一牵头,其他一些村民也争先效仿,纷纷把自家所谓的外汇,也就是贝壳都去找村长换回了金子。</p>

这下子完了,村长家的金子见底儿了,咋整?</p>

一咬牙一跺脚,村长当即宣布自己家的贝壳和黄金彻底脱钩。</p>

方圆喝了一口水,说:“1971年8月15日,村长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维持了近三十年的货币金融体系开始瓦解,这是村长对全村的一次背信弃义。”</p>

陈婉剥了颗橘子,笑意吟吟地喂给方圆吃。</p>

刘少锋打了个哆嗦,喃喃道:“这就是美元与黄金脱钩的起始点,那……”</p>

方圆笑笑:“别急,这只是开始,村长乐子多,后面才好玩。”</p>

村长这个决定发布后,其实只有极少数人看的明白,大多数人都没搞懂这背后的深意。</p>

近三十年来,贝壳早已经成了全村的流通货币,村民们都用习惯了,现在贝壳突然刹车,它的背后再也没有金子支撑,贝壳就只是纯粹的碳酸钙,这时还用它干啥?</p>

可不用了,村民之间交易时用什么货币结算?</p>

货币是价值尺度,不用贝壳,难道还能信任别的小门小户家发的货币?</p>

就比如说当时落魄大户华家和北边全村院子最大的睥气不好的俄家,他们两个之间都有自己的货币,如果互相不认可对方的货币价值,那么华家想从俄家买香肠、或者俄家从华家买小商品都必须用贝壳结算。</p>

所以,村长当时在那段仅仅两个月的空档期……</p>

方圆叹道:“是的,仅仅两个月后,也就是1971年10月,村长就利用全体村民的惯性和无奈,迫使村里最大的能源输出成员组织接受了自己的条件:全村能源货物交易,必须使用贝壳结算。”</p>

刘少锋又打了个哆嗦。</p>

刘菁菁抿着嘴唇,嘴角挂笑,静静倾听、学习。</p>

陈婉还在吃橘子。</p>

李木子脱口道:“欧佩克!”</p>

方圆点头,继续讲故事。</p>

村长太聪明了,贝壳和金子脱钩后,他们看到了全村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最大趋势。</p>

他看得很清楚,你们可以不喜欢贝壳,但不能不喜欢能源,你们可以不使用贝壳,但不能不使用那一桶桶黑色的油腻货物。</p>

以前村民都骑马,现在换上了四轮车……</p>

每家每户想发展,都必须消耗能源,你需要能源,就是需要贝壳。</p>

这是村长决定高明的一招。</p>

于是,贝壳伴随着村长家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p>

“在当时,整个村子里没有几个人能清晰的看到这一点,包括各家各户的幕僚,什么经济学家、金融专家等等,他们都没办法清晰指出,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压根不是两战,也不是原来最北边的老苏家分家,就是贝壳和黄金脱钩。</p>

“从那以后,全体村民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座金融大山拔地而起,渐渐将整个村子囊括到它的体系当中。</p>

“那日距今,已经40多年。</p>

“从那天之后,全村进入到贝壳时代,贝壳的背后没有贵金属,完全以村长家的信用做支撑,从全体村民手中获得实物财富。”</p>

方圆又喝了一口水,喝光了一瓶,刘少锋忙帮他重新拧开一瓶新的。</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