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老的少年(2 / 2)

加入书签

真是叫人感到可笑又可气。</p>

午间,便有一名较为亲近的族老登门来找陈留白说话:“留白,叔公我不管你这些年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既然回来了,可有打算?”</p>

“四叔公,暂时没有。”</p>

“男人大丈夫,岂能蹉跎岁月?听我的,过了年关,等到开春,便去茂县进学,顺利的话,即可备考下届的乡试了。”</p>

陈留白没有正面拒绝,忽问:“这些年,文庆可考上了?”</p>

陈文庆,族学同窗之一,其二十岁考了秀才,也算是相当不错的。</p>

四叔公叹口气:“文庆他时乖运蹇,接连考了三届,却都铩羽而归。”</p>

陈留白默然:科举之路就这样,千军万马独木桥,绝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p>

回想前一世,那种被各种考试支配的压抑感,记忆犹新。</p>

四叔公又道:“不过文庆屡败屡战,百折不挠,他在东照坡结了草庐,日夜苦读。下一届,必能高中。”</p>

陈留白疑问:“东照坡那不是在庄外了?”</p>

“是的,文庆此举,乃是离群索居,找一处能安心读书的清净地方。反正也在附近,安全无虞。”</p>

“呵呵,那挺好,看来我得找时间去看望他一下,顺便叙旧。”</p>

心里却萌生了个想法,可以效仿对方,在野外结庐而居,明面上打着读书的名义,真正做的,则是修行。</p>

如此一来,熬煮血食都方便了。</p>

四叔公听着大喜:“你的确要去看看他,多交流交流,相互学习嘛。”</p>

又说了会闲话,这才告辞离去。</p>

陈留白呆在家里,开始收拾房间的旧书,以及文房四宝等。</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