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钱啊钱(2 / 2)

加入书签

银票必须要能兑换,这就需要准备金,并严格计算发行量,但是朝廷财政困窘,能克制住滥发的欲望吗?</p>

大概率是不能的。</p>

印刷刷刷……躺着就有大把钱用,谁能忍得住?</p>

而这就是宝钞废止的根本原因。</p>

而旧钞贬值,是因为收税的只收新钞,旧钞打折,后来甚至连税收都不要宝钞了。</p>

这是吏治问题,而就目前的吏治,不提也罢。</p>

再说了,银币还没推出去,银票还得耐心等等。</p>

暗暗记下这事,朱由检带着周氏逛了半天。</p>

没有当街叫冤,没有调戏民女,大概那些二代们都被勒令闭门不出了,总之是很乏味的半天。</p>

周氏倒是兴致勃勃,对皇帝的态度都好了很多。</p>

皇后开心,皇帝心情就不错。</p>

不得不说,老朱家这种那种的毛病很多,在对待媳妇这件事上,都继承了老朱的传统——很不错。</p>

这种心情持续到回宫。</p>

大学士施凤来、钦天监监正叶震春、监丞杨邦庆,工部尚书山陵使薛凤翔、户部尚书郭允厚联袂求见。</p>

召。</p>

行礼后,施凤来捧着奏折道:“启奏陛下,先帝寝陵选定,请陛下裁决。”</p>

澹峪岭。</p>

朱由检严重怀疑负责选址的施凤来在摸鱼。</p>

太快了,从天启皇帝驾崩到确定选址兵出具报告,只用了半个月,而且报告详实,有理有据。</p>

大明朝要是有这效率,建虏早就被埋土里去了。</p>

十有八九是以前的报告,因为嘉靖皇帝世宗朱厚熜,泰昌皇帝光宗、也就是朱由检老爹朱常洛都曾经看中过这个地方。</p>

有时候,明知属下摸鱼也要当做不知道。</p>

朱由检点点头,问道:“规制、费用可有计较?”</p>

薛凤翔说道:“启奏陛下,规制已拟,请圣裁。”</p>

又是一个摸鱼怪。</p>

大差不差就行了,不要紧。</p>

朱由检看向郭允厚,问道:“费用几何?”</p>

郭允厚嗓子有些干,咽了口水,涩声回道:“启奏陛下,户部核算,需二百万……”</p>

“多少?”朱由检跳了起来。</p>

“二百万……”郭允厚想把脑袋埋进裤裆里,声若蚊呐,说道:“户部只有余银三十万……”</p>

“二百万……三十万……”朱由检不知道说什么好。</p>

国朝税银三百多万,建個皇陵干进去一大半,这合适嘛?</p>

当然,税收的大头是粮食,一年有两千来万石,即便如此,用一年税收的一成给天启修墓也是不合适的。</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