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心情都很好(1 / 2)

加入书签

 当皇帝回宫的时候,魏忠贤远远迎来,甜甜的叫了声“爷”。</p>

甜到齁人。</p>

朱由检问道:“看你心情不错,有什么好消息?”</p>

魏忠贤说道:“户部追赃二十七万四千两,已经送入内库,罪官宁守则饶仁和畏罪自杀。”</p>

“果然,办事还是要你啊。”朱由检感慨一句,全没把两条人命当回事。</p>

魏忠贤自己都不在乎,皇帝更不在乎。</p>

杀呗。</p>

“爷,王之臣回来了,是否召见?”魏忠贤问道。</p>

“刘诏、孙织锦那两蠢货也来了?”朱由检问道。</p>

“都在外面呢。”魏忠贤说道。</p>

“那俩蠢货,但凡把一点精神头用在军务上,也不至于被董大力带人杀穿了标营。”朱由检不屑地说道。</p>

标营,标兵营简称。</p>

标兵指的是总督、巡抚、总兵等将官的亲统之兵,以做全军模范。</p>

随着军制败坏,钱粮短缺,各将官着力蓄养精锐为亲兵,而亲兵营逐渐替代了标兵营。</p>

时至今日,普通营已经没什么能打的了,军队作战的主力基本依赖亲兵营。</p>

刘诏在蓟镇总督,拥兵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养出来的亲兵营却被董大力杀穿了,骂一句蠢货都是夸他。</p>

“爷息怒,且让其戴罪立功,以观后效,若是依旧如故,两罪并罚。”魏忠贤说道。</p>

“可。”朱由检点头,说道:“让他们滚回去好好反省,召王之臣进来吧。”</p>

趁着等待的间隙,看今日的奏折。</p>

孙承宗上奏折,说的是王之臣遗留的事情。</p>

今年草原上遇灾,有两个蒙古部落“都令色俾”和“乃蛮黄把都”实在活不下去,打算投奔建虏。</p>

但是呢,一部分部民不想去,而且建虏没那么多粮食不肯收,所以大部分往西投“虎墩兔”,就是喝醉酒被捅死的蠢货的部落,还有五千多口人来投奔大明。</p>

孙承宗和下面的官将商议后决定,大家把这些人分了。</p>

一来呢不消耗朝廷钱粮,二来补充各将实力,三来防止这部人抱团作乱,第四点没写,那就是孙承宗需要安抚下各将官。</p>

人口是财富,种田打仗少不了的。</p>

如此多赢的局面,皇帝能否决?痛快地打了个勾。</p>

第二份奏折:宰赛百余骑犯边,参将高勋拒之,擒七人。</p>

这份奏折比较贴心,附注了宰赛的情报。</p>

宰赛,据福余卫,部众万余,兵五千,曾开市,万历四十七年与努尔哈赤战,兵败,与二子同被俘,不久获释,与察哈尔部结盟,持续与建虏战。</p>

蒙古犯边是常态,但是敢跟建虏刚正面的,少见。</p>

其实相对于联合朝鲜对抗建虏,联合蒙古各部落更靠谱些。</p>

大明有人认识到了这点,并且为之努力过,但是效果很不好。</p>

原因很多,比如世仇的关系,联合的部落不见钱不办事甚至拿了钱不办事,最主要的是蒙古各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话事人,导致建虏也可以合纵连横。</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