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 鱼塘(2 / 2)

加入书签

必须遴选忠心可靠有能力懂机变的人主持此事。</p>

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p>

默默记下这事,朱由检合上账册,看向刘若愚,问道:“此册还有谁看过?”</p>

刘若愚回道:“奴婢起出后,原封不动送来,未曾有人过目。”</p>

“嗯,办的不错,本来你控制了御马监,该给你再加些担子的,有合适接管御马监的人选吗?”</p>

“正在考察。”</p>

“抓紧时间,相对于御马监,南京守备更加重要一些,内官懂军事的没几个,朕只能倚重你。”</p>

“多谢皇爷赏识,奴婢定然尽心竭力。”</p>

朱由检点点头,把两本账册收了起来。</p>

不是留小黑账,更不是为了养鱼,而是牵扯众多,此账册公开会引发朝堂动荡。</p>

孙权都知道一把火烧了“通曹贼”的信,皇帝还不懂怎么做?</p>

刘若愚告退后,马经儒带着十多个小太监捧着一叠叠奏章走了进来。</p>

脑壳疼。</p>

难怪太祖起的比鸡还早,睡的比狗还晚。</p>

真一份份看过去,迟早猝死在工作岗位上。</p>

不看的话,迟早被挂树上去。</p>

加班吧。</p>

哀叹中,朱由检取过奏折。</p>

早朝商量好的,签字用印,各地奏折一份份过目,大多是鸡毛蒜皮的事。</p>

比如某地两村争水源,人头打出了狗脑子,当地县里不能裁决,上报州府,一级级推诿到皇帝面前。</p>

搞笑。</p>

皇帝直管这些烂事,国家就别治了。</p>

气归气,还得作出批示。</p>

骂骂咧咧中,终于看到了一份有用的。</p>

天津巡抚户部尚书黄运泰奏:预计关门内外粮料,计关内兵六万,各月米五斗,岁支共七十六万七千六百石;班军两万,该米七万二千石。马骡二万四千匹,四月至十月月九斗、十一月至三月月一石二斗,岁共二十九万五千二百石,预备料豆二万石。计关外兵八万,岁支米四十八万石;班军二万,岁支四万五千石,加预备粮米三万五千石。马骡三万五千匹,岁支豆四十三万五百石,加预贮料豆三万石。通计米、豆一百七十八万三百石,米派临清德州仓,余米庐、凤、淮、扬召买;豆派畿郡召买。外有鲜米十万石、鲜布万匹,俱宜先期料理。</p>

这个关是指的山海关,关外的关宁军八万,轮驻的两万,关内各处驻军六万,轮驻的两万,总共十八万。</p>

需要米、豆一百八十八万三百石,布万匹。</p>

真把这些粮食发给军兵,还能让建虏如入无人之境?</p>

“户部兵部办理,调拨于孙承宗处分发,派张永新监督。”做了安排,朱由检头也不抬,说道:“调黄运泰履历来。”</p>

这人没听过,但奏折上能列出了数据,尽管只是纸面上的,也值得提拔。</p>

继续看,郭允厚说了件小事:蓝色的印章容易花,请明确用红色的。</p>

朱由检批了。</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