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 没一个省心的(2 / 2)

加入书签

“陛下圣明。”袁可立敷衍了一句。</p>

按察司经历是正六品,算是跳了一级,至于原经历怎么办?那不是皇帝该操心的。</p>

“无论用兵还是安民,首在粮食。虽说可从海外购买,然而根本还在国内,首辅以为,何处可扩大粮食产量?”</p>

“湖广。”袁可立道:“江南本为鱼米之乡,然而自太祖推广棉花种植以来,江南人多种棉而少种粮,但有灾祸,便需外界接济。</p>

而湖广逐渐成为天下粮仓,其又有大江便利,运转快捷。</p>

臣以为,可遣干员能吏往湖广招募无地少地者开垦荒地,以求增产增收。”</p>

“首辅可有合用人员?”朱由检问道。</p>

袁可立道:“孙居相为巡抚,郑三俊为屯田总督,侯执蒲为备灾总督,张凤翔为按察使,钱士升为布政使,房可壮为巡按。”</p>

皇帝皱起了眉头。</p>

以上这几位,可都是东林点将录中的干将。</p>

虽说阉党为了扩大打击面,甭管王庆的还是天虎的人,只要不是自己人,通通打成梁山一百零八将,但还是很有参考性的,而且袁首辅点的这几个人,确实是东林党人。</p>

国朝之初,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三权分立,分管政法军,到了如今,巡抚、巡按作为皇帝的代表成了大哥二哥,布政使按察使往后排,都司就是成了小受,谁都能拍脸警告。</p>

按照袁可立德举荐,湖广将被东林党彻底掌控。</p>

虽说这几个才干名声都还行,但让东林党把持天下粮仓可还行?</p>

莫不是袁首辅与朕没了默契?皇帝很有疑虑。</p>

袁可立说道:“陛下,只在驴前挂萝卜是不够的,还得给他们一条路,让他们跑起来才好。</p>

赋税增多,利国利民,赋税减少,乃是履职不力,革职就行。</p>

有东厂与锦衣卫为耳目,不必担忧视听隔绝,自然无须因噎废食。”</p>

你说的这么直白,是因为朕读书少吗?皇帝翻了个白眼,同意了袁首辅的提议。</p>

东林人干的好,国家跟着好,干的不好,就让他们彻底不好。</p>

不亏。</p>

瞄了眼史继偕。</p>

咱睡着了,咱没听到袁首辅要把东林当驴子用的话。</p>

皇帝读懂了史尚书的想法,心满意足地散了小会。</p>

今天无须加班,改日。</p>

就在皇帝悠哉悠哉地回后宫去时,遥远的福建福州万安所里,黄道周正眺望着南方。</p>

旁边,福建巡抚朱一冯道:“天使稍安勿躁,郑芝龙就快到了。”</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