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水文(1 / 2)

加入书签

 现在是九月,正是大明制造火器的时间。</p>

永乐朝制造火器的时间大多在三月和九月,也就是春秋两季的最后一个月。</p>

这两个月气候适宜、不冷不热,既利于操作,也利于保证火器的质量。</p>

同时这两个月的环境温度基本相同,范铸而成的铜火铳,可以处于温度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自然冷却和凝固,使成品的致密坚实程度一致,具有同样的性能,有利于明军所用火铳的制式化。</p>

择日不如撞日。</p>

朱高煦带着朱悟净来到了兵仗局,和制造火器的主管官员交谈,旁边还围着不少匠人,他们低着头看着朱悟净在纸上画着新式火器的设计图,全部屏气凝神,生怕漏过任何细节。</p>

明朝的火器制作已经规范化,全部按照统一规格制造,因为火器的制造往往和战争相关,永乐十二年三月,为了应付北方的战事,当月制造了至少六千件火器。</p>

到了九月,军器局、兵仗局会稍微清闲一点。</p>

永乐七年战事紧张,当时九月制造了约两万件火器(至少18387支)。</p>

可以这样说,朱悟净只要画出图纸,兵仗局的工匠可以三日内制造出成品,十日内进行改良,而后加紧时间大规模制作。</p>

相比起流着汗画图的朱悟净,以及围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的工匠和官员,坐在一旁的朱高煦则是拿着报纸的底稿兴致勃勃地看着。</p>

在军营中知晓报纸的存在,朱高煦便让人找来看看,而后就被连载的《西游释厄传》所吸引,沉迷其中,无法自拔。</p>

朱悟净在报纸上刊载的《西游记》其目的有二:</p>

首先,将《西游记》定义为“求放心”之说,隐喻自己降服心猿、牵住意马,在半生半死之间开悟,这才会了什么阐教(科学)法门。</p>

这种“寻心”“求放心”的说法,在明朝的知识分子中很有市场,无论是僧人的禅宗,还是日后儒家的心学,都是大明读书人喜闻乐见的学说。</p>

至少比起鬼神之说,更令大明的读书人接受。</p>

至于鬼神之说,那是拿去应付下层民众的,就像是古代先贤总结出的智慧,将其变作礼制,也不会解释具体的原因,而是以鬼神之说规制。</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