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封花(1 / 2)

加入书签

 这算什么?</p>

下载一部电影却只下了片头?吃医生配比的药,药还没咽,使用说明先发作了?</p>

按照人们的描述,这位鹿斋缘前辈可不像爱开玩笑的人。</p>

“难道说,这就是真相,那四字咒语只是障眼法,鹿斋缘真正想传承的,是这两条法术?”苏真猜测道。</p>

苏真将这个猜想告知苗母姥姥后,立刻得到了否决,苗母姥姥说:</p>

“这两道法术很强,但绝不是鹿斋缘创造的,它们古来有之。</p>

第一道手印是通天教妖人童秋听的独门法术‘逆气生’,当时,他凭借着这一门爆气之法,瞬杀了诸多强者。临死之前,他将武功传给了徒弟,徒弟受一位高僧感化,将童秋听毕生所学无偿捐给了大招院,现在,很多名义上的大招院正统武学,都是妖人童秋听的杰作。</p>

大招院不少僧人试着修炼过‘逆气生’,即便是铜筋铁骨的武僧,通常也逃不过爆体而亡的下场。但余月,你轻而易举地做到了。”</p>

苏真听明白了:一般而言,肉身与法力相辅相成,并无悬殊差距,修士施展逆气生时,法力瞬间暴涨数倍,还未杀人,自己的身躯往往先被冲溃。</p>

可他不同,余月的身躯坚若城墙,他这点道行根本无法将其撼动。</p>

逆气生施展之后,力量成倍暴涨,法力也会成倍消耗,他修行时间太短,法力顷刻就会被耗空,这才是他需要担忧的事。</p>

“竟是童秋听的法术……”</p>

封花微微惊诧,请教道:“那第二道咒语呢?它又是什么来历?”</p>

“朔灼喏拓,这是禁咒之术,来自秘语山,那曾是泥象山的分支之一。”苗母姥姥从未去过外界,却极博学。</p>

“秘语山?泥象山还有这种地方,我怎么从没听过?”封花问。</p>

“因为禁咒之术太过鸡肋,传了两代就传不下去了。”苗母姥姥提到这样的理由,也忍不住笑了。</p>

“鸡肋?这哪里鸡肋了?有些修士一辈子只练一种法术,虽练到炉火纯青,可若遇到这道咒语,不就一下手无寸铁了?”封花疑惑不解。</p>

“鸡不鸡肋,不能只看它强弱与否,还要看学习它的难易程度,禁咒之术可以给法术强加规则,不符合规则的法术统统无法施展,这当然很强,但学成它也是极难的,它需要人有极高的语言天赋,嗯,高到……”</p>

苗母姥姥想要思考一个词去形容它,却无法找到,只好说:“你们能在不经学习的情况下,理解一种从未接触过的语言吗?”</p>

“理解从未接触过的语言?这怎么可能?”封花摇头。</p>

苏真同样觉得这绝无可能,一个从未学过外语的孩子,怎么可能在听到它的时候理解它的含义?</p>

“但秘语山的祖师婵玉真人做到了。”</p>

苗母姥姥说:“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天赋,除了婵玉真人本人外,无人能够复刻,她的徒弟尚且学到了些皮毛,她的徒孙们就只能另寻高师了,而且,就算它原原本本施展出来了,局限也极大。</p>

你下达规则时,对手也会得知规则,不让用重复的法术,换着用不就成了?如果遇到的是兵器与体术方面的高人,这道法术更是没有一丁点作用,那些人本就不倚仗法术,用刀剑就能把一个禁咒师剁成肉泥。”</p>

“可鹿斋缘学会了。”苏真说。</p>

“是啊,鹿斋缘不愧是最传奇的高手,这世上好像就没有她学不成的法术,像她这样的人,恐怕不会再有了。”苗母姥姥面露遗憾之色。</p>

“姥姥不也办到了么?”</p>

苏真认真地说:“姥姥将这秘籍缝入我的魂魄,使我无师自通地领会了这失传多年的禁咒之术,不也相当于破解了这个法术,若姥姥愿意,所有法术都可这般破解。”</p>

“可我依旧没能破解鹿斋缘的第三道咒语。”苗母姥姥说。</p>

“或许它本就没有答案。”苏真安慰道。</p>

“也许。”</p>

苗母姥姥没有徐宴那般执着,并未在这种意义不明的问题上深思。</p>

对苏真而言,飞快领会了一道法术和一句咒语,这无疑是极大的福缘,省去了几十年的苦修。</p>

苏真也猛地惊觉,现在的他,似乎已经比小时候电视剧里的武林高手还要强大了,虽然这很大程度上是世界观不同导致的,依旧让苏真生出如梦似幻之感。</p>

可现在的自己到底有多强呢?</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