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既来之则安之(1 / 2)

加入书签

 “哥,走吧!回家了!”</p>

杨清交完费用,拿着药对林信文说道“一天一包,一天三次。回家了记得吃!”</p>

林信文点了点头道好,随后两人便往医院大门走去。</p>

走出医院,视野豁然开阔,陌生的建筑群、陌生的年代感,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汽车音响的喧噪、没有五颜六色的广告牌,没有符合新时代的任何特征。</p>

果然,穿了……</p>

出了医院往前走不到两百米,十字路口处,林信文回头看着医院再远眺前方。顿时发现,穿越是有理由的!这个医院就是后面转送过来的那个医院,再细细想想,现在是在后面那栋二楼。那转院过来那次呢?</p>

应该是!</p>

时过境迁,医院推倒重建,结合这个十字路口跟后一个路口来看,医院大门位置不变,后楼变前楼!大概就是林信文呼吸停止,生命消逝,阴差阳错遇到了隔离中的林信!</p>

空间不变,时间变了……</p>

林信文叹了口气,就说嘛,哪有那么多穿越,哪有那么多理想当然。这几天浑浑噩噩的都理不清自己到底是谁?大概是林信文接收了林信的记忆吧!</p>

“大哥?”</p>

“没事,走吧!”</p>

林信文边走边看四周,虽然有这一年多的记忆。但是前世的记忆还是会作祟,对四周对这个时代充满了好奇!</p>

走了二十多分钟,路上行人不少,大多数都是十一路公交车。路上骑自行车的也不多,一個是因为产量不足所以要钱要票。票难得,钱也难挣,现在城里收入大多数人都是二十多三十多块钱的工资,还要养家糊口、人情往来!</p>

不吃不喝得半年的工作的收入才能买得起一辆自行车,堪比后世开个小轿车了!</p>

路上行人也都大多看起来比较干瘦,就是干瘦,没有现代人白净,没有现代人富态。中年人老年人没几个看起来肥胖的!这是缺乏油脂、蛋白的摄入所造成的!</p>

以前看过一遍帖子说现在这个年代恩格尔系数超过50%……</p>

建国伊始,各种方面的问题开始浮现,主要还是生产产能不足。包括粮食问题,现在亩产应该在两百到三百斤左右。是斤,而且不是公斤,因为化肥还没有大面积引入并投入生产呢……</p>

来到南铜锣鼓巷95号四合院。</p>

进门右手边一间门房是崔大爷的家,这会门口的板车不在,估计崔大爷出门揽活去了,左手边一排倒座房,住了两户人家。</p>

进了前院大门,左手边一间厢房的房门开了,走出来一个中年妇女,一出门看到林信文跟杨清两人,忙说道,“信文,回来啦!”</p>

“三大妈,回来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