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公开登刊的读者来信(2 / 2)

加入书签

余则成与行动队队长马奎遇见翠屏的途中,顾先生在这里多以描绘余、翠两人的交谈与马奎的反应展开剧情。</p>

但我的想法是,若以余为主视角,用足够的心理描写衬托未知与紧张的氛围,再用行文技巧将翠屏‘出格’的行为渲染做随时可能事发的炸弹,更能突出此时的危机性。</p>

自然,这仅是我的看法,顾先生无须做出二次修改,你收到我的信时,新稿件应当正在印刷的途中。</p>

最末,祝元旦愉快。</p>

另,年末将至,编辑部为拥有潜力的作者提供了创作激励,年终奖金为30元,请详细查收。</p>

此致敬礼</p>

《上沪文艺》主编巴金</p>

1977年12月”</p>

读完整封信之后,聂子航就巴金先生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考量。</p>

是的,由于电视剧的影响,他在撰写小说时会不自觉地代入摄影视角,因此篇幅也多以三方视角展开。</p>

但这样一来,人物的立体情绪就不够饱满,而当笔法不够成熟时,群像写作容易让读者找不到中心,文章结构亦会偏向离散。</p>

果然,能得到文坛前辈的指点,还是受益良多的。</p>

不过,更令聂子航好奇的是巴金先生提到的读者来信。</p>

他翻到“东方传奇”栏目的后一页,看到了那篇醒目的印刷来信:</p>

“顾秋先生:</p>

我非常喜欢《潜伏》这部小说,可以说在刚看到它的时候,就已经爱不释手了。</p>

它满足了我对传奇时代、没有硝烟战争的大体想象,想必您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作家。</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