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出发,上沪!(2 / 2)

加入书签

“嗯……变漂亮了!”聂子健察觉到话里的漏洞,立马纠正道:“不不不,不是变漂亮了,啊不,也不是说你以前不漂亮……不是,我的意思是……”</p>

余晓丽“扑哧”一声笑了,聂子航则微微笑道:“他的意思是,你没戴那顶灰色的技术帽,让人有点不习惯。”</p>

“真的是子健不习惯吗?”</p>

聂子航让了半个身位:“嗯,是爱红不习惯。”</p>

苏南县火车站。</p>

1978年的购票流程与后世相比,其实没有很大的差距,在售票窗口前排队,出示证件,付款,拿票。</p>

不同的是,七十年代很少有订票的说法,大部分乘客都是即买即走。就算是委托亲戚好友帮忙提前买票,启程时间也大多在24小时之内。</p>

原因之一,还是票源需求太大,像苏南县火车站这类的中转小站,在元旦这天也排起了小长队。</p>

“聂子航是吧,证件。”</p>

“还要买两张票,都是往上沪的,这是他们的证件。”</p>

售票窗口的女售票员双手如飞,一边在窗口下的小铁盆里取证件,一边拿钢印盖章,动作之迅速,恨不得长出四万八千只手来处理购票问题。</p>

“4张票6元钱,有座,10:30分开,记得早十分钟到月台排队,上车前还要查一次票。”</p>

“谢谢你同志!”</p>

很快,四张硬板票到了聂子航手里。</p>

自50年代起,除了特殊线路与罕见车次会使用需要填写的纸质代用票,铁路乘车绝大部分车次采用硬板票的发票形式。</p>

硬板票由铁路局专门统一印制,存放在专用的客票库内,再分发到下属各个车站站点。</p>

在乘客购票之后,售票员将车次、时间、座位等信息贴到硬板票的其中一面。</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