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天才啊(1 / 2)

加入书签

 图书馆西语区,内部整洁干净,除却排高的书架上仍有积灰,桌面、座椅大多完好。</p>

“75年的时候,西楼图书馆落成,西语区搬迁新址,由于禁令所限,书籍只能进行简单搬迁、胡乱堆放。</p>

从去年批准解禁开始,燕园的老师们便有自告奋勇前来规整书室的。”</p>

聂子航边听着李复宁先生的讲解,边抬头去看书架上一册册排列整齐的书籍。</p>

从西语区的规模来看,这片书籍要整理、专业祛灰再进行归类贮存、分区排放。</p>

其中需要花费不小的时间和人力,是一项不小的工程。</p>

周遭已有不少同学请示李复宁先生,能否阅览图书,无一得到了李师和蔼的批准。</p>

而今日在此酣读一上午的学生,一定会无比怀念当下清闲而自在的时光。</p>

因为翌日之后,燕大西楼图书馆将面临一场“人海浩劫”。</p>

……</p>

中午时分,聂子航趁闲暇时间前往校外邮电所寄信。</p>

燕京大学校外邮电所,已经初见后世邮政储蓄大厅的规模,不仅设置了门玻璃、窗口,还有专门的贴票区、汇款单邮寄处。</p>

前来邮信者若有急情,还能向邮电所申请使用电话。</p>

不过,此时的电话并非挨家挨户都能置办,一些偏远地区,甚至是位于东南地区的苏南县,也只有国营企业与县办公室才设有摇杆电话。</p>

再加之拨号非常繁琐,通话也需要进行各路转接,在邮电所申请打电话的几乎没有。</p>

聂子航贴上三张邮票,寄出信件。</p>

一封寄往《上沪文艺》,一封寄给母亲杨静红,最后一封寄往苏南县由爱红签收。</p>

三封信的内容大致相同,都是告知对方邮寄地址的变更。</p>

略有不同的,无非是他在后两封信中多加了几句关切之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