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坐堂看事(2 / 2)

加入书签

你小子是不是关东爷们儿啊?</p>

听高首在这瞎忽悠就什么都信了?</p>

诚然,大重九的势力和能力肯定十分强大,但也要结合当下炎黄的形势。</p>

南边的张饮光是同盟会出身,势力都快涵盖半个炎黄了,向来跟关东老张家不对付。</p>

若大帅不知你和康老弟的能耐也就罢了,知道的话肯定会给予一定的重视,届时发现你俩投了南边的衙门,大帅还不得气得直跳脚?</p>

当然,张大帅是何许人也?也不一定真会看上俩野路子出身的小年轻。</p>

更重要的是李冬至不想就此天各一方,真要是以后奉军和南边干起来,彼此都不好受。</p>

“咳咳,兹事体大啊,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下决定的,他们不光是我的部下更是我老李的过命兄弟,我建议先让三元好好养伤,等痊愈了再决定也不迟啊,正好也有时间仔细考虑考虑不是?”</p>

论打官腔,李冬至绝对是行家里手,话面的意思是要慎重考虑,可潜藏的意思就很微妙了,仿佛在说你高首在强迫个受重伤的年轻人,属乘人之危。</p>

高首也不白给,甭看脑袋上没有多少毛,却依旧是个人精,哪里看不出李冬至的弯弯绕?</p>

然而高首的确很着急。</p>

除了因为之前提到的两点外,更多的考量是大重九在关东地界上的力量真空,势力辐射至多到华北罢了,很多时候得到‘线报’后需要赶好几天的路才能出关,黄花菜都特么凉了。</p>

因此急需吸纳在关东土生土长的本地民间异人,只是关东民风热情又彪悍,但凡有点能耐的都不喜欢受约束,尤其是那些有头有脸的对吃公家饭抵触强烈。</p>

综合来看,土生土长的年轻好苗子是绝佳人选。</p>

“到陶官屯儿了啊~老李你老丈人家咋走?”</p>

大愣眼拉开隔板,等瞧见赵三元醒了后,激动的一脚急刹,少不得拐过来一把鼻涕一把泪。</p>

不过也正是因为大愣眼的打岔,让高首不好继续劝说,只能暂且作罢。</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