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庙,行人,白粥(1 / 2)

加入书签

 飘飘洒洒,春雨如油,连绵不绝,滋润万物,可是对路上的行人来说,这忽然而至的春雨,似乎就成为了一点烦忧。</p>

出外寻觅食材,刚刚归乡的少年,背着书篓望着天,又看了看周围的山林,以及不远处的一栋古庙,清秀俊朗的面容上很快就露出了惊讶的神色。</p>

没多久,当少年走到古庙门口的时候,里面就已经有不少人在避雨了。</p>

看了一眼,其中游商不少,还有一些全家老小一齐的,似乎是在外春游恰好遇到了这场春雨,临时在内躲避,几个不同的群体分别升起了篝火,大大小小的火光,似是将里面的人分为了不同的群体。</p>

‘有点意思...’</p>

‘迟姐姐,你说怎么办?’</p>

少年眨了眨眼眉,露出了一丝浅浅不可察觉的笑意。</p>

而就在他的身后,一个若隐若现,庙里好似没有人注意到的女子身影浮现,双臂环绕在他的脖颈处,好像在为少年遮蔽风雨,用极为慵懒低沉的声音开口。</p>

‘看看再说。’</p>

看着不过十四五岁的少年郎听到那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眯了一下眼睛。</p>

‘知道了,那我就不进去了。’</p>

内心远比看着成熟的少年,同样也有一些奇怪,按照道理来说,靠近建宁镇方圆百里之内,就不应该有这种事情才对。</p>

不过很早就已经明白了‘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节’是什么意思的少年,也没有任何插手这类事情的想法,就这么坐在了古庙门口,借着庙外的房檐遮蔽着风雨。</p>

甚至还升起了一个小小的篝火,上面挂着一个吊锅,也不知在熬煮些什么东西。</p>

也不晓得是熬煮的东西香气散开了,让庙里的人有些忍耐不住,还是望着这么一个少年在外吹冷风,于心不忍。</p>

那一家人出游的几口子,互相对视了一下,然后那名看着年纪不大却已经系上了妇人鬓发的女子忽而长声道。</p>

“外面的小兄弟,为何不进来避雨?”</p>

坐在庙门外的少年,搅动着吊锅,使里面的香气愈发的浓郁,也让庙内不少人目光直愣愣的看了过来,一边轻点着头。</p>

“多谢好心了,不过和风细雨,亦是另一种心情,想来诸位是不懂的了。”</p>

‘诸位’二字一出口,那妇人发鬓的女子面色便微改,又看了一眼少年,最终没有再开口。</p>

倒是另一个篝火处的一老一少,看着极为寒酸打扮的老人,咽着口水艰难的开口,而在他身边的穷迫小儿亦是一样望着庙外,显出了一种急切的神色,可是又犹犹豫豫的拉了那位老人一下,却好似没什么意义。</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