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特训班成立事宜(1 / 2)

加入书签

 张安平升军衔了。</p>

来到特务处的第八天,他就多加了一颗星,从少尉提升到了中尉。</p>

理由很充足:</p>

喝洋墨水回来的、抓捕日谍有功。</p>

当然,他也在同一时间脱离了警卫股,关系又回到了总务科——这一次只是挂靠关系,因为他加入到了【特训班筹备处】。</p>

特训班筹备处的处长自然是处座兼职,副处长是几名密查组出身的元老,但他们也不管事,真正管事的反而是包括张安平在内的七名干事。</p>

成员分别是:徐百川、王天风、吴敬中、吕宗方、郑耀先、李维恭和张安平。</p>

总务科收拾出了一间屋子供筹备处办事,此时七名干事聚在办公室内,商讨着筹备事宜。</p>

郑耀先先将坏消息丢出来:“军委会办公厅那边不让我们挂他们的名号。”</p>

“意料之中。”张安平了解过洪公祠特训班的往事:“处座在中央警官学校兼职,挂名的话我们可以挂在中央警官学校。”</p>

“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下一个问题——位置呢?按照处座要求,这一期的培训班,至少要五百人左右,其中一半的学生是特务处人员回训,另一半招收,洪公祠这里倒是有现成的,但容纳不了这么多人。”</p>

“而且这里是本部,也不适合展开培训。”</p>

郑耀先道:“南京城这么大,容纳五百人的学校应该不难找。”</p>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王天风道:“生源!”</p>

徐百川无奈道:“洪公祠特训班时期,生源主要是黄埔毕业生,但两百多人的话,从黄埔那边找人肯定不够。”</p>

特务处黄埔出身的人员不少,但大多是黄埔毕业后没上岗的失败者。</p>

但每年黄埔毕业没能上岗的失败者数量也不多,一次性招200多人,肯定不够。</p>

“从各学校挑选吧——给各省站发文,给他们规定一个数字,让他们从各高校招人。”张安平道:“人数尽量多招点,咱们不要的可以保送进警官学校,在处里给他们留档,保留他们的关系!以后这些人也能成我们的耳目。”</p>

众人纷纷夸奖:“世豪老弟这个主意好!”</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