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1 / 2)

加入书签

 李疏影笑着打了一下赵清,觉得他有点不正经。

“那我再努力努力,争取以后比哥哥画得更好。”铁毅挠了挠头,笑着接话。

“很好,你这样的学习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赵清向铁毅竖起了大拇指。

“整体稿子写的蛮不错的,排练的时候,你尽可能放轻松地说,不要太紧张。”李疏影摸了一下铁毅的小脑壳。

她今天之所以来见铁毅,也是听其他老师说铁毅在演讲的时候总是有一点磕磕绊绊,整个人非常的紧张。

对此李疏影也十分理解,小家伙毕竟是第一次登台。

这么小的年纪面对这么大的场面,如果没有专业训练过,哪怕是一个成年人结果也是一样的。

“我会克服的!”铁毅认真地说,像是在对李疏影进行承诺。

“我相信你!”李疏影报以温柔微笑。

“我也相信锅锅!”铁青青搂着赵清的脖子一直没有插话,见到这一幕主动接话。

“我也一样!”赵清也十分抱团地跟了这么一句话。

接下来李疏影又和铁毅认真沟通了一些其他的琐事,主要目的是在于平缓他紧张的心态,尊重他的价值,聆听一个孩子的心声。

等到双方深入沟通差不多的时候,李疏影主动起身告辞。

铁毅和铁青青两个人把他们两个人送上了电梯。

待电梯门合上。

赵清感慨道:“我发现你和小孩子打交道,非常地有一套!”

“这是一种心理学啦,毕竟铁毅只是年龄上是孩子,究其根本,他也是一个人,正常的人。

既然这样的话,我就必须要认真对待他。”李疏影说道。

“耐心,也是一种气质。”赵清赞许了一句。

“嘻嘻,你这是在夸我吗?”李疏影眉飞色舞,神色上有点小得意。

“是我夸得不够明显吗?”赵清笑着反问。

“是呀,你应该在想一点让我眼前一亮的词语!”李疏影顺势接梗。

“这也不是不行,只是……”赵清略作犹豫。

“只是什么?”李疏影追问。

“得加钱。”赵清笑着玩笑道。

“哈哈哈哈哈!”

一时间电梯内回荡着两个人心照不宣的笑声。

李疏影和赵清并没有从“怀乡酒店”离开,而是直接去了第二层的排练大厅。

大厅的舞台上足足上百名的孩子们由高到低,矮小地站在最后一排的高凳子上,个子偏中等地站在第二排的凳子,个子高大地站在第一排。

舞台下方的礼宾位置聚集了许多家长,他们等待着自己孩子的表演排练。

负责把控排练的老师们认真审查了一遍后和自己的同事开始沟通准备进行排练。

赵清站在幕后,问道:“这是打算大合唱?”

“对。”李疏影说。

“你打算安排他们唱什么歌?”赵清有点好奇,这可是足足上百名的孩子。

他们的表演是极具象征性的,需要对慈善晚宴进行点题。

“你猜猜看?”李疏影抿嘴一笑,眼神里有着一抹狡黠。

“应该不会是国歌。”赵清答。

“国歌在这样的场合肯定没那么适用。”李疏影说。

“是什么歌?庄重特定场合的歌曲,还是说具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赵清问。

“不唱太庄重特定场合的,这样的民间行动不太适合。”李疏影否决。

“海阔天空?”赵清嘴角一扬,报出了一个比较熟悉的歌曲。

理论上来讲,这首歌也是有点点题的。

毕竟这些“见义勇为的贫寒子弟”确实经历了一定挫折,现在恰巧是他们迎着暴风追求自由的时刻。

“海阔天空鼓励得更多是已经开智,但有些迷茫的年轻人。他们不一样,他们是孩子。”李疏影解释说。

赵清摇了摇脑袋道:“我实在是有点想不到,毕竟歌曲太多了。”

“要开始演唱了,一听你就知道了。”李疏影瞧见台上的工作准备得差不多了,提醒说。

“行。”赵清耐心等待。

这个时候负责把控整个演出流程的导演和其他工作人员纷纷下台,只留下了主持人以及合唱指挥。

一名身材高挑的女主持人手拿话筒,温润开口道:“现在请大家欣赏由一百名优秀儿童所演唱的歌曲。

追梦赤子心!”

钢琴声的背景音乐缓缓响起。

赵清目光错愕地看向李疏影。

为什么会是这么一首歌?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孩童们开始缓缓合唱,一种独特的韵味彰显而出。

如果说,这首歌原作者的演唱像是无惧黑暗,执意打破黑暗,坚定走向光的不甘者。

那么孩童们在平稳腔调下形成的大合唱,有一种大江东流,摧枯拉朽,横扫一切力量感。

他们好像不是在唱歌,更像是以一种优美的歌调在集体的言语中诉说着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诉着世人,他们不会就此沉沦。

他们要破除眼前的黑暗。

他们坚定地认为能靠自己的双手解决眼前的麻烦。

他们坚定地认为能靠自己的双手过上更好的生活。

赵清从听到孩子们大合唱的一瞬间,便被吸引得入迷了,他在高考那会为了给自己打鸡血,经常彻夜听着这首歌,用原作者的歌喉来宣泄自己不甘命运、不服从命运的决心。

但那是个人。

这是集体。

一句又一句的歌词不断环绕在赵清的耳边。

终于歌曲在缓缓地进程中到关键阶段。

“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遗憾。”

赵清缓缓闭上了眼睛。

孩童们坚定、洪亮,如骇浪奔腾的声音在下一刻猛然袭来。

“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广阔不经历磨难怎能感到!”

“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