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汇聚(1 / 2)

加入书签

 大梁,邺城。</p>

皇宫深苑。</p>

宫帷之中,一座高高柱台,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p>

院中,正挤满征调而来的军武高手,有人持器将青石削的棱直,有人顺着盘凹之处将三尺宽的“青砖”向上递送。</p>

柱台,还在加高。</p>

直到柱台矗入云霄,仰头望之已觉晕眩。</p>

灰袍会的清虚道长,才抬手示意忙碌的武者停下,而后看向了梁王,</p>

“柏梁台已有百丈,高已足够。”</p>

待梁王命人将众武者引退,清虚道长扶柱轻点,便“飞”上了柱顶。</p>

他从袖中取出一透亮玉盘,在柱顶中心放下,随即掐诀念法。</p>

那玉盘凭空涨大,边梢已盖住了两丈方圆的柱台。</p>

他又取出一玉瓶,在盘中点上了几滴“清液”。</p>

那大玉盘便闪出些若隐若现的纹路,上面的气雾也缓缓旋转起来。</p>

清虚下地后,对梁王赵胤道,</p>

“柏梁台已毕,承露盘也开始‘纳灵’,以后梁王每日取到盘中灵露,便能够满足‘铸根’灵粹之需。”</p>

梁王赵胤大喜,接下来的几日每每盛情款待,而待得幽房之内的“假根”种下,清虚道人便要告辞离开。</p>

不过,在最后一晚,那被梁王赵胤幽禁起来的监天司司正袁罡,不请自来。</p>

这或是大梁首次,不同阵营的“修真者”会面。</p>

清虚道长,似早已恭候多时。</p>

袁罡提来了佳酿,清虚备好了灵盏,二人共饮了几杯后,袁罡道明了来意,</p>

“如今大王仙道在望,又禁封了老道之口,天下灵机复起,便又少了许多人知探……”</p>

“君王求仙,波及天下……”</p>

“老道又听闻近来‘大妖’频频现身……”</p>

“……”</p>

袁罡说了许多,清虚只是一边饮酒,一边静静听着。</p>

天上明月高悬,清光照的世间万物冷白。</p>

待壶中清浆饮罢,清虚才道,</p>

“道友既然入过迷境,也见了仙道,自当更知道,我等于此方世界……”</p>

“不过如蚍蜉于海!”</p>

清虚老道的目光平静,</p>

“凡人如此,武者如此,我等如此,帝王,亦是如此。”</p>

“仙道渺渺,长生难求,道友何必痴枉此等凡尘中事?”</p>

他将桌上梁王送来的符印拿起,又扶了扶白发间的冠帽,边向门外走去边道,</p>

“有人即有妖……”</p>

“有仙即有魔……”</p>

“大道在前,大世将启……压不住更藏不住,再多手段也不过是多些虚妄!”</p>

说罢,清虚不再理会还在出神的袁司正,从袖中掏出一黄色符篆,以灵气激发。</p>

一阵灰雾凌空凝形,化为一架车马,正是黄玲曾用出的“雾山符诏”。</p>

清虚飘然坐上,车马奔月直去,片刻便消失了踪迹,</p>

“谢过道友的好酒……”</p>

半晌之后,袁罡叹了口气走出房屋,来到了柏梁台前。</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