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必然代价(1 / 2)

加入书签

 “章儿以为,中山可伐否?”赵王沉声问道。</p>

和昨日朝会一样的问题。似是试探,但实则是确定着什么。</p>

赵章沉思片刻、还是掷地有声地说道:“儿臣以为,中山或可伐之,然中山虽衰、实未败也,若思攻伐还需整备兵事、以待时机、方为上策。”</p>

李疵的观点赵章认可,但对中山开战,绝不是现在。</p>

尤其在赵国还没有发生改变之前。</p>

内殿中静悄悄的,空气都仿佛凝结,只有不时飘动的缭绕烟气、似乎才能让人意识到时间的流动。</p>

赵章微垂着头,等候着父亲的判决。</p>

煎熬良久后,才听赵王轻飘飘道:“寡人素闻燕王有大志,枕戈待旦欲血中山乱国之耻,寡人欲遣使从燕,与燕王共盟国事,太子可愿替寡人走上一趟?”</p>

赵章闻言、心下不禁暗叹一声、但嘴上却只得说道:“喏!”</p>

赵王又说:“汝需谨记国耻,切不可怠惰于六艺之学。”</p>

赵章道:“儿臣谨记父王之教诲。”</p>

“下去吧。”</p>

“喏。”</p>

赵章起身对着上首的君父和王后恭敬地揖了一礼、方缓步地退出了大殿。</p>

端庄、襟坐的王后孟姚望着赵章离去的背影,全程没有说一句话,脸上也一直挂着那抹慈爱的笑容,直待脚步声完全远去。</p>

赵王一声叹息:“太子虽是聪慧好学,然进取之心却稍显不足,这大争之世,最忌讳的便是瞻前顾后,我赵国隐忍雌伏多年,所等得不就是今日之机!”</p>

“太子还年轻,心性有所不足乃是常事,王上又何必自怨自艾。”孟姚嫣然一笑,连忙出声安慰道。</p>

“缪贤。”赵王顾自唤过一侧的宦官。</p>

“去传肥义和安平君进宫议事。”</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