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恕仆斗胆(1 / 2)

加入书签

 次日午前,八十余艘舟船浩浩荡荡从下邑渡津缓缓而下。</p>

渡津遗留的尸体已被打扫,重新派遣来的县兵见来船众多当即转身就走。</p>

就连下邑县城也是四门紧闭,县长穿两裆铠登城参与守备。</p>

城池距离获水河道有一些距离,午间时远远眺望河道如似玉带。</p>

此刻这条玉带上,百余艘船只前后相连逶迤而行,人员规模似乎不亚千人。</p>

县长不敢耽误,向梁国相发疾书的同时向下游沛国的杬秋县、萧县预警,以免被作乱的贼众袭破。</p>

杬秋,音晚秋,县内种植很多柞树,故名杬秋。</p>

此处地势略高一些,县邑内少水泽。</p>

下邑县尉的死亡很好的警醒了周边同僚,黑熊操控两条船途径这段河道时两岸视线内没有行人,就连本该田地里劳作的屯民、百姓、佃户也都躲在聚落里不出来,仿佛躲避乱军盗匪。</p>

一路畅通,入夜前抵近萧县,萧县就在获水北岸,相距一二里的样子。</p>

县邑南门外的码头、屋舍规模相连二三里,可见昔年繁华,但多数沦为废墟,码头水寨更是空荡荡。</p>

萧县距离河道实在是太近,已得到上游警讯。</p>

当黑熊经过时县兵、乡勇义兵已然动员登城,城墙上相隔二十来步就是一座浇注鱼油炽烈燃烧的草苫,这种芦苇做成的密实草捆很是耐烧。</p>

操船靠在北岸码头,黑熊登岸活动身躯,看着警戒的城墙守军,感到有些诧异。</p>

难道死一个县尉,就这么大惊小怪?</p>

贼人烧杀一座民聚,也不见得会这么紧张吧?</p>

想了想其中原理,多少抓住了一点脉络。</p>

难道是贼寇杀死县尉这种事情,或许会记录在史书上?</p>

还是说杀官这种行为,会直接触发各地官员的敏感神经?</p>

杀戮民众,似乎与杀戮官员,是不同的概念?</p>

仗着夜视能力,黑熊拆码头水寨栅栏,不多时就升起一堆两三丈高的火焰。</p>

火光起时城头擂鼓示警,此刻县令、县尉、县丞、主簿悉数登城。</p>

受限于夜幕,城上看不清楚贼众多少,正商讨就见一人持着火把渐渐靠近到城下七八十步时停下。</p>

再仔细看分明是三四道人影,背负了许多柴木,堆积后以火把引燃。</p>

当这堆火烧起,县令对左右弓手:“快射!杀贼!”</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