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玻璃罐子!(2 / 2)

加入书签

这些玻璃瓶子,并不是后世那种专门用来储物用的玻璃瓶。</p>

在这个工业还相当落后的年代,还不兴专门生产这类玩意。</p>

眼前这些,其实是那些水果罐头吃完之后的产物。</p>

水果罐头,曾一度是高高在上的奢侈食品。</p>

不过,经历了七十年代各地几乎都建成了罐头厂之后,罐头产量火箭般的突飞猛涨,</p>

以这个时候的潇南地区为例,仅方鸿安知道的,就有三家大大小小的水果罐头厂。</p>

这些罐头厂在提升产量把罐头售价打下来的同时,自然促进了罐头销售的火爆。</p>

让这些水果罐头,从奢侈品成为了一般的城市居民也能消费得起的食品。</p>

由于其携带方便,包装又上档次,所以很多人拿来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p>

在八十年代的潇南地区,如果说在农村一包白砂糖是走亲访友时的“长脸礼品”,那么在县城城区,水果罐头几乎就是送礼紧俏品的代名词了。</p>

水果罐头的畅销,也带动了这种玻璃制作的罐头瓶子的生产。</p>

因为物资紧缺,生产机械化水平还不够高,罐头瓶子的包装成本也不少,所以大多数罐头厂对于这种吃完剩余后的罐头瓶子都是回收的。</p>

有点像后来的啤酒瓶子。</p>

不过,与啤酒瓶子不一样的是,水果罐头的瓶子开口大、好摆放、密封性好、可以重复密封盖好,所以很多人家都也会留一部分用来做储存东西用。</p>

比较经典的用法,就是用来做厨房里用的调料罐,放盐、味精、辣椒粉之类的调料用。</p>

这种做法,最开始在城市中盛行,后来也渐渐传到了农村。</p>

于是,在圩场中,就有人专门收集起来,作为货物进行售卖,在千马坪的圩场,方鸿安就至少看到5个摊位上有人卖这个。</p>

这個门店,也是如此。</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