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制种基地(1 / 2)

加入书签

 11月7日,立冬,金塔县。</p>

随着冷空气的频繁南下,寒冬逐渐临近,景象也越发枯败。</p>

雪后初晴,汽车行驶在坦阔的乡村道路上。</p>

郭阳透过车窗还能看到村民们正忙着采收大白菜,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农民采收、搬运大白菜的忙碌身影。</p>

乡村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p>

从进入立冬开始,露地的蔬菜也进入了最后的采收期。</p>

很多北方的小伙伴都有温馨的童年回忆,收白菜,囤白菜,无论是小区的阳台,或者是农村的道路广场,到处都是大白菜在享受着阳光浴。</p>

这时候的白菜也是极好吃的,俗话说‘霜打蔬菜分外甜’,经过霜打的蔬菜口感会格外清新鲜美。</p>

萝卜、白菜、叶菜、莴笋、黄心菜等,甚至连霜后的苹果口感,也是霜前的十倍。</p>

植物也是聪明的,天气寒冷了,白天就会通过光合作用聚集更多的碳水化合物。</p>

经淀粉在酶的作用下逐渐转化成了果糖和葡萄糖,青菜就有了甜味。</p>

此外,气温低于零度时,青菜会因为受冻造成细胞膜破裂,糖、氨基酸等物质外溢,又形成了甘甜软糯的口感。</p>

但这些最后都成了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p>

汽车一路向前,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河口村。</p>

应天禾种业的请求,市里临时给天禾推荐的制种基地就在这里。</p>

早在几天前,生产部门的人就已经来到了河口村开展工作。</p>

制种基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优质的制种基地更是稀缺资源。</p>

每到冬季农闲时,各大种子公司就会忙着寻找合适的制种基地。</p>

用于制种的地通常要求都很高,除了需要考虑土壤、水源、交通、劳动力等条件外,更重要的是隔离安全和乡村政府支持。</p>

往往任一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种子生产的数量和质量。</p>

一路过来,郭阳结合公司前期收集的资料,基本把河口村的地理条件摸透了。</p>

这里确实很适合建制种基地。</p>

虽然同处金塔县,但河口村的自然条件却远好于双桥村和元坝村。</p>

土地平坦而肥沃,同时灌溉水源较足,使这里具备了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p>

另外,从沿途的景象也可以看出河口村以种植业为主,收入来源比较单一。</p>

制种能明显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自然也能充分调动农户制种积极性和劳动热情。</p>

最重要的是这里距离城区比较远,使得在这里建立制种基地的隔离条件较好。</p>

无论繁殖亲本自交系还是配制杂交种,都必须设置隔离区,隔离区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种子的纯度。</p>

所以繁育区500米内都不能种植其它作物,以防止和减少外来花粉飘入制种区引起生物学混杂。</p>

如果繁育区设在种植其他作物的低势地段、下风口区域,隔离区距离还要适当延长一些。</p>

车辆才刚进了村子没多久,郭阳便看到天禾的工作人员穿着厚厚的衣服,在路边等着。</p>

而其中又以一穿着黑色棉服的中年男子为首。</p>

中年男子名叫严群,原是华夏种子集团在陇省张液玉米制种基地的负责人。</p>

被天禾种业通过猎头挖了过来,现在是天禾种业的副总经理,统管种子生产制种与种子加工。</p>

作为原央企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严群却是技术人员出身,其业务能力还是很强的。</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