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当媒人介绍对象(2 / 2)

加入书签

王副主任摇摇头道:“那如何保证社员们可以尽心尽责养鸡?”</p>

“这个鸡蛋,采取奖惩制度!”</p>

路顺风道:“如果社员养鸡养得好,可以给予一定的工分补偿,这工分可以折算成粮食,也可以折算成钱,一旦取得成功,生产队可以通过养殖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实现脱贫致富。”</p>

“想法不错,只是实践起来并不容易!”</p>

王副主任还是没有同意。</p>

路顺风笑道:“不如咱们我们沈家庄做一个试点,如果成功了,咱们再推广这个方案,如果不成功,损失是我们沈家庄生产队的!”</p>

“你想怎么做?”</p>

“先悬一百户,每户一百只鸡……”</p>

王副主任道:“你应该先把牛粪饲料搞出来!”</p>

王副主任有些话并没有向路顺风和沈继武说,他去县里开会,全县二十二个公社,四百多个生产队有三分之二选择了欠缴公粮,除此之外,还有六百八十个公社粮食产量低于去年的三成,最严重几乎绝收。</p>

就凭县里的财政,根本赈济不起,县里也想过向市里伸手请援,结果发现放眼全省,滨河县的情况还好些,就像云山县,可以说是全县近乎绝收,老百姓连树皮都快吃光了,要救只能救最严重的,将王集镇公社这种情况还不错的,只能展开积极自救。</p>

王集镇情况最好的其实并不是沈家庄生产队,而是位于王引河河畔的刘阁生队员,他们的粮食产量略低于去年,达到去年近八成的产量。</p>

可问题是,沈家庄虽然粮食减产,却取得了养猪的巨大收益。这让王副主任看到了希望,如果能给那些受灾的生产队弄一批小猪仔,到时候只要他们队里产的粮能够支撑四到六个月,那就能等到小猪仔长大。</p>

到时候小猪仔长大卖了钱,那就能拿这个钱买粮食吃,问题不就解决了。</p>

如此一来,县里要出的顶多只是一些小猪仔的钱,绝对要比大规模救济这些灾民花的钱少很多,直到来到沈家庄这才发现,搞养殖并不是那么容易。</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