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秀女入京,科举要义!(2 / 2)

加入书签

“回首辅大人,部堂大人给我举了懿文太子太子妃和太宗皇帝皇后之例,质问我二者是否不够家道清白,贤良淑德。”</p>

李梦阳无奈道。</p>

户部的一切,部堂大人都听他的。</p>

唯独在为陛下在国朝选妃的事,坚决不肯让步。</p>

而且,有理有据,举了些例子,来堵他的嘴。</p>

在国朝初期,也就是太祖洪武年间,皇族联姻勋戚、柱国大臣,还是稀疏平常的事。</p>

懿文太子朱标太子妃,是开平王常遇春之女。</p>

太宗皇帝朱棣皇后,是魏国公徐达之女。</p>

太祖其余之子,大多所娶之女,也是勋贵贵女。</p>

这之中,尤其是太宗皇帝的徐皇后,与仁宗皇帝共同坚守京师,为太宗皇帝稳住大后方,完成靖难清君,立下无上功劳,最为瞩目。</p>

部堂大人拿出这样的例子,他就是有再多寒门皇后例子,也不敢反驳。</p>

“这刘成学,到底想干什么?”</p>

李首辅同样不敢接话,质问道。</p>

以前这孙贼在内阁的时候,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p>

怎么去了户部之后,就开窍了呢?</p>

开窍也就罢了,在政事上多努努力,也能让祖父安安心,可却是这些事上面。</p>

怪哉。</p>

“部堂大人说,据他观察,贵女相貌,多在凡女之上。”</p>

李梦阳硬着头皮道。</p>

这种话。</p>

出自九卿之口,着实不应该。</p>

但是部堂大人又搬出了孔圣人的“食色性也”,令人哑口无言。</p>

李首辅、谢阁老,感觉人有点麻。</p>

出自勋戚、官员、名门的贵女,常年不经风霜雨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自然比那些饱经风霜日晒的民间女子,出落的显得更加俏丽。</p>

这孙贼,就是奔着谄媚逢迎陛下去的,誓要挑选全国朝最美的女子给陛下,根本就没考虑别的。</p>

“天赐,你就没给刘成学讲外戚乱政的事?”</p>

“回首辅大人,部堂大人说,陛下有太祖皇帝、太宗皇帝的英明神武,必然能像太祖、太宗皇帝那般,令国朝无外戚之忧。”</p>

李梦阳提了口气,无语道:“亦或者,是谁觉得陛下比不了太祖皇帝、太宗皇帝?”</p>

“……”</p>

李首辅、谢阁老心里直骂这孙贼的祖奶奶。</p>

将国朝选妃和陛下圣名捆绑,质疑呈文,就是质疑陛下圣名。</p>

“国朝选妃,不是该礼部负责吗?礼部在干什么?”</p>

“回阁老,礼部被部堂大人说服了!”</p>

是啊。</p>

搬出了太祖皇帝、搬出了太宗皇帝、搬出了徐皇后,还搬出了孔夫子。</p>

礼部自诩为孔圣继礼学,夫子门徒,怎敢去反驳?</p>

“刘成学是故意等希贤走后,才送来呈文的吧?”</p>

李首辅头疼道。</p>

心里满是后悔之意,早知道就不接受老友托付,照看那孙贼和户部了。</p>

“是的。”</p>

李梦阳点点头,继续道:“部堂大人害怕次辅大人拎着天子剑砍了他。”</p>

天子剑。</p>

虽说是陛下授予刘次辅清丈国朝田亩之用的,但剑本身为国朝铲除奸佞的作用,是没有取消的。</p>

用天子剑砍个位列九卿的奸臣,非常合理。</p>

“这孙贼倒是自我认知准确!”</p>

一向以温文尔雅说服他人的谢阁老,也是被气笑了,骂出了脏话。</p>

像这般谄媚逢迎,且不加掩饰的九卿,古来都少有。</p>

“那这道呈文?”</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