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邀请函(1 / 2)

加入书签

 时间来到1893年10月4日,婆罗洲岛上的战事已经平息近3年左右,兰芳共和国经过几年的努力,移民总人口终于突破500万大关,加上本土国民及新出生人口,兰芳人口达到了830万,华人族群终于成超过,本地其他族裔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族。也就意味着可以动员的兵力就更多,自保能力也就更强。按兰芳现在工业进程,可以按十比一的人口兵力比进行军事动员而不影响国家发展。随工业化程度提高,极端情况下也可以达到六比一的兵力比(参考德意志第三帝国)。</p>

人口和兵力的最佳比例是一个国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维持正常运转所需的最低军队规模。在古代,一个兵士平均需要15到20名平民供养,所以一个国家兵民比例应该在1比20以上。然而,在现代国家,兵民比例反而要更低,因为军队的装备现代化程度更高,可以拥有比过去更高的战斗力和更强的战场控制力。</p>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和改进,兰芳工业集团成功开发出了一款,重型歼击车重量达30吨,火炮口径为105㎜。速度比较慢只有每小时7公里,不过对于南洋这个地方桥梁和地面相当不友好。</p>

看着远处被击散的碉堡,刘晟觉得虽然重了点也不是大不了的。谁叫这个时代没有好的材料和工艺呢。不过说肯定是不能这么说的:</p>

“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重量超标,完全无法通过一般的桥梁。歼击车的出现势必会导致我们的公共桥梁系统得重新设计升级一次。只能少量装备用于对付北面的英国人!你们就只造了这些样车吗?”</p>

“那倒不是,这是我们根据现有材料设计优化后,能制造出来的最优秀的一款甲字一号武器。我们还开发出了一款轻型突击车。</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