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我郭昌也有心眼(1 / 2)

加入书签

 这个时代还没有炸弹和毒信。</p>

刘据自然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拿起书刀轻轻凿了几下,就凿开了上面的封泥。</p>

竹筒里面装有一块卷起来的白帛。</p>

从白帛上透出来的星星点点的墨迹,不难判断这是一封密信。</p>

郭振和季平见状立刻很是自觉的背过身去,还向远处走了几步避嫌。</p>

刘据这才将白帛从小竹筒中抽了出来,抖开查看上面的内容:</p>

“天子辩经,辩天人感应。”</p>

“毁堤淹田,因祸得福,与宝鼎封禅之事相合,龙颜大悦。”</p>

“无忧。”</p>

“苏六敬上,阅后即焚。”</p>

逐字逐句看着白帛上的内容,刘据的眉头也在逐渐皱起。</p>

这个“苏六”嘛……</p>

能够了解到这次辩经内容的人,必是刘彻身边最为亲近的人。</p>

刘据很快就猜到了对方的身份!</p>

苏六?苏文!</p>

虽然这个时代显然不存在那个“有个姑娘叫小文,和男朋友过了一夜,就改名叫小六了”的荤段子,但“苏六”显然就是“苏文”的化名!</p>

这是苏文派人给他送来的密信!</p>

这个家伙是既怕有人知道写信的人是谁,又怕刘据不知道写信的人是谁,所以才如此化名……</p>

没想到给了这个家伙动力之后,这货居然来真的?</p>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密信中的内容。</p>

虽然汉朝没有标点符号,但这封密信分列分的很清晰,而且上面的内容也不难理解。</p>

董仲舒……</p>

天人感应……</p>

因祸得福……</p>

与宝鼎封禅之事相合……</p>

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刘据只稍微思索了一下,脑中就迅速生成了当日刘彻和董仲舒辩经的画面。</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