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调整策略(1 / 2)

加入书签

 薛琳琳之前是联系了几家银行。</p>

但是每家银行都一样,都没有做过这方面的业务。</p>

但是听到薛琳琳的模式,都比较感兴趣。</p>

第一,可以支持实体经济。</p>

第二,对方有抵押,还有第三方担保。</p>

综合各方面考虑,都是很好的一个服务对象。</p>

只是还是出于摸索阶段。</p>

这个模式能不能成功还是在理论阶段。</p>

陈年知道现在想说服银行肯定比较难。</p>

很多人只是对这个模式感兴趣。</p>

也是对结果感兴趣。</p>

现在还没有这个结果出来。</p>

更多的是在观望阶段。</p>

按照陈年的计划,这个最少也得等自己的项目落地下来,开始动工建设。</p>

只能拿出一些数据和银行去落实。</p>

现在自己都还是出于理论阶段。</p>

先别说其他机构,就说自己身边的很多人都不会相信。</p>

很多银行也只是看在薛琳琳的面子上,愿意坐下来谈。</p>

不然很多银行光听一个设想,估计都没人理。</p>

以为不是皮包公司或则空谈。</p>

雪中送炭的事很少有人干,景上贴花的事情很多人愿意干。</p>

这个道理在哪个机构都通用。</p>

包括现在各项工作都一样。</p>

很多人又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p>

看到陈年的规划觉得很有可行性。</p>

也是怕错过机会,但是也不敢花大代价去支持。</p>

任何行业都一样,在前期的时候,很多都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p>

全不信吧,又怕错过投资的机会。</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