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的奏疏,怎么在家?(1 / 2)

加入书签

 都说伴君如伴虎。</p>

此时的百官,又一次深刻的认识到了这其中的含义。</p>

前一刻,陛下还和颜悦色。</p>

而下一瞬,已然是雷霆大怒。</p>

而从圣上,喜怒无常的反应也能看出来,从头到尾,这位君王似乎就根本没有想过,将空印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p>

而且。</p>

他们现在才发现,怪不得从刚进入奉天殿,一直都觉得少了什么。</p>

现在看去。</p>

分明是少了太子。</p>

以前的朝会,太子殿下可都是站在帝王身侧,一国储君、亲政监国!</p>

而现在。</p>

听圣上的意思,太子竟然在梳理那些奏疏?</p>

此刻,百官心中惊惶,只感觉脑子里一片混乱,顾不得想太多,仅有的思绪,全都围绕在了大殿所在的最前方。</p>

不是说星象之变,陛下有意改变主意吗?</p>

中书省的两位丞相,难道也揣摩错了?</p>

而就当众人一片惶惶之际。</p>

“父皇!”</p>

随着一声浑厚儒雅的声音响起。</p>

众人转头,奉天殿的侧门处,一道身穿玄色衮龙袍的青年身影,正带着一群内侍,快步走来。</p>

正是大明太子朱标。</p>

其身姿挺拔,目光温和,与朱元璋的喜怒无常、霸道雄浑的气势相比起来,就像是一位长年诵读诗书的学子。</p>

而在他身后的一群内侍,均是一人抱着肩膀宽的木箱。</p>

木箱之中,奏疏叠放。</p>

一眼看上去,竟然只有七八个箱子。</p>

“都办完了吗?”</p>

朱元璋看到朱标进来,语气也没有半点的轻缓,怒火依旧。</p>

朱标眼神扫视过群臣,目光中出现一抹无奈。</p>

但还是立刻回答道:“启禀父皇,时间紧迫,前面几箱核查的差不多,但后面的三箱,是今日才送过来的,儿臣只能分门别类,先将京城内的奏疏,和各地主官的奏疏分开。”</p>

“好!”朱元璋点了点头,旋即也不拖延。</p>

径直看向群臣。</p>

“既然这么多人,还在为空印案所涉人员求情,那咱今日也明明白白的告诉尔等!”</p>

“咱绝饶不了他们。”</p>

“都喊冤枉,都要求情,都说无辜……”</p>

“那今日在这朝堂上,让尔等也听听看看,他们怎么无辜?怎么冤枉?”</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