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后金出兵(2 / 2)

加入书签

正因为无法在山海关突破,进攻大明变成负收益,黄台吉才把注意力放在漠南蒙古上。</p>

一方面解决威胁自身右翼的蒙古人,一方面掳掠蒙古牧民当农奴,另一方面寻找他道,看看能不能绕过山海关。</p>

这种事黄台吉自然不好跟下面的人说,要不然还有什么威信可言。手下部将只知道征战杀人,不会想那么多,他们只觉得既然能从蒙古劫掠奴隶,奴隶少了那就继续进攻蒙古好了。</p>

黄台吉比他们想得更多,之前要不是林丹汗集结大部队与后金决战,后金不可能抢夺太多人口、财物。</p>

蒙古对大明而言有轻资产(无损、快速转移物资)、大纵深和高机动的困难,防御BUFF加满,对后金而言同样如此。明知打不过后金,蒙古人不会傻到硬碰硬。</p>

没有了林丹汗的聚集,后金再进攻蒙古地区,无非上演你追我赶的戏码,一旦后金后勤出了问题,甚至有被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是蒙古人常用战术,诱敌深入围歼,非常好用。当年黄台吉追杀林丹汗不敢过于深入,就是怕后方的蒙古部落趁火打劫,更怕被埋伏。</p>

黄台吉明白,继续进攻蒙古已成为负收益,后金不比大明,没有那么大的地盘和资产,事实上已陷入崩溃的边缘,黄台吉看到了这一点。</p>

要解决眼前的危机,黄台吉只想到一个办法——发动战争。要么在战争中消灭足够的人口,使得后金还能运转下去,要么从战争中抢夺足够的利益,填补亏空。</p>

要达成这个两个目的,后金周围的蒙古、朝鲜都不够格,只有大明。所以后金必须进攻大明,然而继续死磕宁锦防线很没必要。消灭自身人口是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的下下策,抢劫财物才是最好的办法。</p>

正好蒙古喀喇沁部投奔,他们熟悉地形,让黄台吉看到从其他地方突入长城的可能。</p>

黄台吉于心中早有定计,这次召开议会就是要统一思想,而不是真的询问策略。范文程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顺着黄台吉的想法提出攻明战略,没想到一片反对声。</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