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遵化决战(2 / 2)

加入书签

山海关前明军没有开多少炮,达到的效果非比寻常。最关键的是后金军早就适应了明军火炮,有专门的队形,明军火炮杀伤力本不应该太高。</p>

山海关战斗不同,几发炮弹下来,死伤惨重,这还是后金军分散队形的结果,若早早排兵布阵,恐怕死伤更重。这也是为什么辽军出城突袭的时候,后金军毫无抵抗能力,冷兵器作战队形非常重要。</p>

决定在遵化与明军作战,就是黄台吉考虑到明军诡异火炮的威能。首先将战线拉长,如果诡异火炮很重必然无法到达战场。其次将主力分成三份,如果诡异火炮炮弹不足,或发射时间长,那明军就无法兼顾三面。</p>

很可惜,虎蹲炮重量轻,炮弹容易造,数量足,发射速度快,黄台吉的任何布置都没了作用。</p>

朱存枫带队后撤诱敌,将铁丝网故意扯开几个口子,使得后金军拥堵在这几个口子处。黄台吉见到此情景大急,这种状态是兵家大忌,都不用诡异火炮出手,明军普通火炮都可以造成大量杀伤。</p>

黄台吉亲自冲到阵前才发现铁丝网的难缠,然而时间不等人,他命令部下将受伤的战马砍死,压在铁丝网上,战士下马踩着战马尸体过铁丝网,战马则交给专门的马倌从缺口过去。</p>

如此一来,虽然进兵速度没有那么快,至少士兵不会挤在一起,出意外最多战马出意外。至于追击速度慢了不怕,从遵化到山海关有很长的距离,后金军总能赶得上。</p>

如果明军不回山海关,选择在永平等地驻守,那更好,后金军可以围点打援,或者只围不攻,进攻兵力薄弱的山海关。</p>

意外没有发生,后金军人马分过十分安全,这让后金军上下更坚定明军后撤是真后撤。或许是明军察觉到两翼包抄的大军,那正面主力必须牵制住明军,否则就让明军跑了,埋伏做了无用功。</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