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成大环(1 / 2)

加入书签

 池远一开始就是这么想的。

出去住,也方便他学习。他的作息实在有些非人类,吓到别人就不好了。

而且他已经联系小叔找到了一套房子,反正都是自家买的,他说一声,就能住进去。

“然后呢?你告诉我这个干嘛?”

英子微微偏过了头。

这家伙不会是在暗示什么吧?她可要上课的!

好巧不巧,那几天集训都是工作日。

“我想说,我家的房子挺大……”

他话还没说完,就看见英子那边的画面一黑。

“喂?英子?黑屏了?挂了?”

“没有!”

下一秒便传来了英子咬牙切齿的声音,她的声音有些气急败坏。

“所以,你告诉我这个,到底是想干嘛!”

“啊哈,就想告诉你一下而已,嗯,就是说一下。”池远打着哈哈。

好吧,他得承认,自己是有点小心思。

但青春期的男孩子邀请自己女朋友跟自己独处一室,很正常吧?

他们虽然是邻居,但还有个谨慎多疑的宋姨在中间盯着,很不自在,哪敢独处?

虽然对于爱害羞、还傲娇的英子来说,还早了点……

不出所料,矜持的英子直接厉声拒绝:

“我不想知道!”

“啊,别拒绝那么快嘛,你都不问问我,这房子在哪吗?”

“不问!”

“不想来玩玩?”

“不玩!”

“真不想?”

“不!!”

说到最后,英子都恨不得顺着网线给这家伙来上一拳。

“哦……”

听着池远这种怅然若失的语气,她都被气笑了。

至于吗?

不就是,四五天见不到而已……

只有四五天而已……

瘪了瘪嘴,她觉得他可怜,还是好心提醒了一下她不去的原因:

“现在你可以去翻翻日历,看看你集训那几天都是星期几。”

池远照做,翻出手机日历,也发现了集训时间的不对。

“周三到周六?偏偏考试那天是周天?”

“嗯哼,现在,你明白了吧?”

这几天忙着化学,池远都快忘记度过了几天了。

这大概就是系统的另一个弊端——操控时间,也容易忘记时间。

就算周六不是工作日,那也不行。众所周知,周末是提升自我的最好时间,英子还要参加竞赛辅导。

“好吧。”池远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这是他的问题,也不能难为英子。

“那,英子,晚安吧。”

英子抿了抿嘴,最后还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晚安。”末了,她还小声地补上了一句,“加油……”

终于听到自己想听的了,池远握紧了拳头:

“好!”

很好,别说省队,国家队都稳了!

……

第二天一早,池远就跟陶子结伴来到了集合点,顺道还在等待的过程中捞到了李浩源。

这位兄弟看起来精神面貌很是不错,最近应该没少跟小学妹探讨物理。

可现在要进行的是化学竞赛,这样真的好吗?

池远等待期间,时不时看着手机傻笑一下的李浩源,摇了摇头——恋爱脑果然不是随便提醒一下就能纠正的。

唯一的进步大概是在小学妹面前,李浩源看起来还比较正常,保留着学长的风范。

等待了一会儿,很快,就有一个学姐一样的人找到了他们。大概是哪个教授的研究生。

先进行点名,随后,学姐便简述了一番集训的流程。

这一次集训的内容,还是以实验为主,共计4天,倒是跟北大物理拔高营有相似之处。

大概都一致默认:能走过初赛的同学,理论部分欠缺并不大,学习能力也强。所以才会更注重指导不确定因素更大的实验操作。

在第五天上午,会进行实验考试,再加入初赛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计算,最终选拔出排名前13名的同学进入省队,代表帝都参加接下来的全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

当然,并不是每个省的国家队都有13名成员。根据省份化学竞赛实力的不同,分配的名额也有差异。

对于内部竞争激烈的化学竞赛强省,会适当多分配一到两个名额,实际上差的也不算太多。

集训及考试结束后,报名金秋营的同学,还会多驻留一天,进行额外的理论考核。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帝都有青北的存在,跟物理竞赛一样,化学国家队的带队教练,也是北大的教授,也就是化院副院长马坚。

他会全程关注每一位学生,将他的推荐意见呈送给招生办。

这意味着,在国决结束分出国金、国银、国铜前,北大可能就会向某一位选手提前送出签约合同,以免这名人才被青华抢走。

对于马坚,每一个化竞人都不可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更不可能没有做过他出的习题集和教材。

这是一名在圈内十分出名的老师。

论名气,他在化学竞赛圈,比傅成老教授在物理竞赛圈还要出名一些。

同样是一名主抓教学的学者,他更年轻也更活跃。

自他主管教学以来,北大化院每年的竞赛生签约名额,基本都经由他手,许多天才也是因为他果断送出签约合同,才提前从青华面前抢下来的。

恩,这些都是傅教授知道他还要去参加化学竞赛后,告诉他的。

从傅成的口中,不难听出,他对马教授的赞誉极高。

能得到傅教授的高度认可,那行为做事大概跟傅教授也有相似之处。至少醉心教育这一块,两人极度相似。

这让池远对这位教授更好奇了。

了解完大致的安排,师姐和师兄带着同学们将行李放到了统一的地点。到时候会根据上面所贴的名字信息,送至相应的宿舍。

而池远他们则是背着双肩包,前往化院的小礼堂参加集训开营式——作为最高负责人,马坚教授每年都会在这里做演讲。

听过的人都说好。

当马教授站在讲台上时,四周顿时响起一阵如雷般的掌声。

“成环!成大环!”

“马教授,我又来了,今年必成环!”

很明显,这是一名再战的勇士。

感受着这宛如明星粉丝见面会的现场,池远目瞪口呆。

“这……也太夸张了吧?”

“嗯。”陶子点了点头,她也备受震撼。

作为‘龙珠收集者’,李浩源就像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此时显得无比淡定。

“嗨,你们还是小瞧了马坚教授在化竞人心目中的地位,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他出的有机题,不成环,至少错一半。”

“同学们对他,真是爱的爱死,狠的恨死,但无论如何,教授在圈内很有名。”

必成环?

“这么邪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