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元始收徒多谋划 准提论宝别有心(1 / 2)

加入书签

 二允昆仑山下。谅日,突然来了一个中年男子,跪侥挂,横!中,向玉虚宫虔诚叩首。

此等慕道之士,拜师之人,众仙司空见惯。也未多有在意。

岂料那男子因跪得太久,气血不行,竟昏厥在地!正好广成子在五小虚宫随侍元始天尊,察觉了山下之事,便用灵药将其救醒,问道:“你姓甚名谁?来此跪拜。所为何事?。

那男子答道:“小子姓姜名尚,字子牙。仰慕仙道,在此诚心叩拜。祈望高仙收录!”

广成子朝他看了看,说道:“你天生悟性,本只一般,又人到中年,根骨俱定。再难造化。贫道实言相告,你此生纵有名师指点,再苦行修炼,终究是仙道难成!不若就在人间谋取功名,倒是罕见富贵之相”。

姜子牙问道:“请问大仙,可是此山尊者?”

广成子答道:“贫道乃是广成子,师尊元始天尊,乃是昆仑山五小虚宫之主!”

姜子牙说道:“既是如此,还望大仙慈悲,向令师通报一声,感激不尽”。

广成子听了气道:“你可是不相信贫道之语,才要面见师尊?”姜子牙说道:“小子岂敢藐视上仙?但我诚心慕道,万里跋涉,四入昆仑,口首无数,若是不能见此山尊者一面,便被大仙喝退,又岂能心甘情愿?”

广成子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说道:“说来说去,你仍然是不相信贫道。以为贫道不能做主!你可知贫道非无名之辈,乃是轩辕帝师。贫道师尊,更是堂堂圣人,执掌阐教。师尊所收弟子,无不是大有来历之士,根行深厚之辈,又怎会收你一个资质平平的凡人?”

姜子牙任广成子如何舌绽莲花。只是叩首,恳求广成子通报。广成子无奈,说道:“你定要强求。贫道便如你所愿!但若是师尊传下话来,你却不可再如此固执了”。

姜子牙道:,“但得圣人一语。死亦甘心,万万不敢相违”。

广成子乃入了玉虚宫。向元始天尊禀报:“师尊,昆仑山下,有一男子,姓姜名尚,前来拜师。口首千数,驱之不走,定要求得师尊一语”。

元始天尊正在思量封神之事,闻言说道:“竟有此事?”乃掐指一算,突然面有了然之色,说道:“原来是他!”

广成子听了,奇怪不已,不知元始天尊与一个凡人之间又能有什么因果。只是执于弟子之礼,不敢随便动问。

元始天尊见广成子神色。笑道:“此人与你我皆熟,只是转世甚多,已经有些难认罢了!”

广成子闻言,也连忙推算一番,惊道:“莫非他是那位有福之人?”

元始天尊说道:“正是!此人虽然命薄,只合享人间富贵,难成仙道,但与我阐教到底有缘。

况且如今殷商气数将尽,三教正议封神,而姜尚有将相之命,此时来我昆仑山,却是恰逢其数,并非偶然!”

广成子顿时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朝元始天尊贺道:“天兴阐教,真师尊之福也!”

元始天尊含笑说道:。既是天数,关乎大局,不可轻率,为师便亲自下山一趟!”

于是在山下现了圣像。与姜尚说道:“美尚,仙道飘渺,修道艰难!你一凡夫俗子,根骨平常,又已到中年,若定要入我门下,须吃得百般苦楚,受得万般磨练。你可想好了?”

姜尚说道:,小子真心修道,纵有千磨百劫,此志不渝!求天尊慈悲,收录门墙!”

元始天尊说道:“既然如此。你可随我去玉虚宫,待众师兄齐聚,再行拜师之礼”。

姜尚闻言,激动万分,连声应“是”正要随元始天尊而去,不防旁边跳出一个道者,拜道:“圣人慢走!贫道申公豹。也要拜圣人为师”。

元始天尊着眼一看,原来是一个黑豹成精,已得人形,乃问道:。你从何而来?为何要拜我为师?”

申公豹说道:“贫道粗通法术,四处为家,居无定所。只因平日修炼皆是小术,难以登堂入室,心慕大道,因此想拜圣人为师,学得无上!”元始天尊收徒,极为讲究出身,对于披毛戴角、湿生卵化出身之士,一直心有歧见,看出申公豹本相,早就不喜,乃说道:“昆仑山乃是清静修行之地,只收道德之士、根性深厚之徒。你与我无缘,还是另寻别处去罢!”

申公豹听了,大是不服,嚷道:“元始圣人,你厚此薄彼,心怀二论,何其偏心也!姜子牙可是道德之士?可是根性深厚之徒?你既

元始天尊听了,哪愿跟申公豹解释其中因果,正要一指将其弹出昆仑山。免得在耳边聒噪。不料姜子牙是个厚道人。在旁边听了申公豹之语,心中惭愧,乃壮着胆子对元始天尊说道:“师尊既然已收弟子。何不再格外开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