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金鑫冶炼厂(1 / 2)

加入书签

 这时刚好到饭点,点点带着娜娜两人去打饭,离开时是三个人,回来时后边跟着好几个,板房里高低椅子凳子不少,足够大伙每人一个。众人相互打过招呼,给自己找个地方,李载想率先说道:“老板,到底有多少难民啊,要不是这里无法联系你,我早不让往这送难民了,原本以为给的地方足够大,可以安置难民,现在看来差的远,不算那些孩子大概已经有三十万难民了,后边还有多少?应该没有了吧?”</p>

胡立明道:“老爷这可不行啊,就这破地方顶天可以安置八万劳动力,咬咬牙也就十万,现在已经三十万了,咋安置这些富余的劳动力?你总得给个大方向吧?不然让我们咋办?”</p>

王仁智道:“到底最后接收多少难民我现在也不知道,反正有多少接收多少,现在不是考虑如何安置这些难民的时候,首先得把他们的生活安顿下来。临走之前不是定好了吗?先规划环形公路,扩展整修这里与外界的两条主干线,重新整体规划湾南镇,其它的暂时先放一放。生产的事情现在不考虑,先解决所有人的生活,现在到底有多少人还不清楚,这些人有和技能还未统计出结果,咋考虑安置问题?你们先把公路、规划的三个镇子、七个村庄规划好,李总这里着重进行人员接收安排生活,做好资料统计工作,其它的事情都可以暂时放一放。”</p>

最多可安置十万人这是胡立明的意见,以李载想的观点这里五万人都很难养活,四十平方公里还有个占地五平方公里的大湖,村镇公路再占部分地方,最终还能剩多少耕地?现在已经有三十万人了竟然后边还没完,根据现在的统计情况看,很少有一技之长可以在外谋生的人,除了种地养殖外就是开小作坊小店铺,在这个偏僻的地方一天接待几个顾客?</p>

温保民夫妇自从跟随王仁智后的发展便顺风顺水,胡立明从唐家寨时便亲眼见证王仁智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但这次实在太过艰难,几十万劳动力除非巨额资金投入发展工业,否则很难解决这些人的生存问题。李载想和王仁智几乎没有打过任何交道,他因为川江能源在这次洪灾中所做的贡献认为王仁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如今收留几十万难民,他认为这点地方根本无法容留安置难民。</p>

板房里只有王仁智一个人很乐观,其他所有人都很悲观,几十万张嘴要吃要喝,总不能几万人的活几十万人干,那不是亏死了。王仁智忽然想起点点说相凌空连续来找自己,道:“听点点说相老板这两天常过来,估计是谈他那边关于生产能源的事情,保民你们先有个思想准备,一旦开工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完工。设备之前已经提前订购,刘晨宇那边估计就快发货了,李总你这里现在就着手寻找信得过的人,然后和陈总联系,让这些人先去川江能源实习,保民这边完工后尽快投入生产。媛媛还没回来,点点你记得告诉媛媛,让她协助癞痢头组织一支护卫队伍,这些人今后就在桥梁厂那边长期工作,相老板在桥梁厂给我们圈一块地方。对了,现在估计陈总已经和水厂签署合同,保民还是你们仨看看谁具体负责,去和郎开金接洽,对外征地采购设备等由水厂负责,所有施工投资等由咱们负担。现在有什么事情可以和娜娜谈,她和水厂谈的合同,这不是先安置了一部分劳动力吗?慢慢来,没有什么困难,都别这么悲观,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干什么?”</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