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成海江被围(1 / 2)

加入书签

 时朗逸的民生日报报社总部位于昭通,华亭、隆武、甚至旺苍等设立了多个分社,从发行之初的三天发行一期四开八板,目前已经改为隔天出版一期,发行量由守刊五万份到现在的三十五万份。时朗逸强调报纸坚决不准许带有任何倾向性,完完全全报道与民生相关的新闻轶事,特别是各地经济发展情况,物资需求价格等等消息。</p>

对于发生在川康境内的这场战争,民生日报也有一些报道,提及成氏时也很少把成氏以反面角色称呼,贬义词也不多,不过提及联军时虽然也以中性立场称呼,可往往不经意间总偶尔会有那么几句褒义词。由于民生日报总能在第一时间报道出双方的最新情况,因此许多发行量超百万的大报也转载民生日报的文章快讯,等于变相给民生日报打广告。</p>

国家联盟各方注意到这场战争,最早就来自民生日报,民生日报不但有文章分析预判,并且还配有偷拍的照片,身穿不同军装的联军在一起训练,成氏构筑防御阵地等等。联军各部大量采购军事物资补充弹药,即有联盟军提供的资料,又有在川康的见闻,虽然民生日报刚刚发行非常年轻,但其所属记者敢于深入川康草原,足以引起同行注意力。</p>

民生日报以报道与民生相关的信息为主,信息面覆盖很广,其中有许多偏远角落的消息,国家联盟范围内均有涉猎,一份新开办的小报,聘用几千记者和信息员,同行普遍认为,恐怕撑不了多久。联军发布讨敌檄文,民生日报第一时间全文转载,联军高层无法采访,普通军官也怕泄露军事秘密,民生日报从普通士兵哪里挖掘素材。</p>

虽然不清楚联军何时出征,但联军进入大草原,与成氏发生的几场战斗,双方大约损失情况等等,民生日报都是第一个见报。之后联军进军草原腹地,夺得王家窝棚,发生在王家窝棚的一场大战,进军将军岭武田山,发布成氏附属限期归降公告等等,无一不是率先见报。</p>

熊背梁道路正在扩宽,路况大为好转,污水治理正在进行,进展情况,如今每日通过熊背梁的车辆比半年前道路未修缮前增加三倍等等也有报道。大半年以来时朗逸始终在为民生日报忙碌,迅速增加的发行量让他感到办报也是一个生财之道,有他亲自掌握,陈苏丹清楚不用担心不愿意见光的东西见报。这段时间时朗逸忙着面试应聘记者,民生日报虽然是个新生的小报,暂时还算不上大报,可发行量迅速蹿升,各地开设的分社,分明办报伊始老板就瞄着一流大报,因此跳槽的记者编辑等纷纷主动登门。</p>

最令各界同行佩服的是,正在四处寻找成氏残余的联军遍寻不见,民生日报竟然刊登一篇专访,一个名叫成映皓的成氏子弟,呼吁联军不要祸及成氏家眷。如果不是民生日报诞生那天起,从未有任何倾向性,真有可能被误认为成氏的喉舌,这名深入大草原的记者可算冒着生命危险,敬业精神令人钦佩。</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