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小日子越来越有奔头!(1 / 2)

加入书签

 李源火了,至少在南锣鼓巷算是火了,声名大噪!</p>

要说他的医术真的高明到声名远播的地步了么?</p>

其实并不尽然。</p>

主要是痛经之症治疗起来本来就快些,再加上谁也没想到,一个年轻的男医生,能做到药到病除。</p>

还有就是,傻柱、许大茂、刘光齐等院里人的夸大传播。</p>

但不管如何,李源的名声算是打响了。</p>

以至于他上了一天班,又去孙家开了两个钟头小灶后回到家时,发现门外站了许多等着看病的女人。</p>

可惜,放眼看去,以三十岁往上的居多……</p>

不仅他们这个院儿的,连街道上其他几座大院的人,也有过来排队的。</p>

只是和本院的人不同,其他大院的人来看病,多少都带了些东西,或鸡蛋、或几个馒头……</p>

京城人其实还是要面儿的多。</p>

最前头站着的是街道办主任王亚梅,看到李源回来后高兴道:“源子回来了?”</p>

李源也惊喜:“王姨,您怎么在这?”</p>

王亚梅见他作怪,没好气笑道:“这不听说你的医术好,还愿意免费的给街坊邻居看病吗?我代表街道过来看看。源子,干得好!你不声不响的做下这样的好事,我们街道也会有表彰的。”</p>

这个好,刷聋老太太的声望,可以在百姓间获得好名声。</p>

而街道上获得表彰,那可就代表官方认可了。</p>

这個可值钱,还会通报到轧钢厂,评优升级的时候有很大的作用。</p>

瞧瞧庭院里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三人羡慕的眼神就知道,这份量有多足!</p>

李源语气谦虚道:“王姨,这不算什么,不算什么,我也没做什么嘛。”神情里却透着小得意。</p>

王亚梅见他这样淘气真是喜欢的不得了,她们这代人还就是喜欢敢在领导面前淘气但有本事的男孩子,因为战争年代,就属这样的人能打大仗,牺牲还不多……</p>

她哈哈笑道:“那就继续做吧!你能不要钱给街坊们出诊,就凭这个觉悟,就值得这份表扬!开始吧,好好干,这都排起队了。”</p>

李源爽快应道:“欸!”</p>

其实对现在的他来说,诊金什么的都是小事,甚至名声都不是第一考虑对象。</p>

他现在最看重的,是有足够多的患者,相信他,选择他,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医疗经验。</p>

还是那个道理:中医和西医是有很大不同的,西医只要有了准确的化验结果,那么就算一位合格的医学生,都可以按照诊断治疗标准进行开药。</p>

因为西医有非常标准治疗准则。</p>

但中医不行,中医是大方科,治的不是病,是人。</p>

每一个病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所开方子的药都是不同的。</p>

同一种病,方子上的药都多有增减。</p>

这就需要大量的病例进行经验积累,尤其对年轻中医来说。</p>

可是绝大多数的年轻医生,都很难让病人信任。</p>

他们通常只能作为老中医的助手,无法单独诊断开药,因为病人不信任。</p>

经验积累起来就慢,医术提高的也就慢。</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