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卖个好价钱(1 / 2)

加入书签

 欧战爆发之后,这已经不是英国政府第一次向美利坚请求援助了,只不过上一次和罗斯福谈话的那个人叫张伯伦,而非现在的邱胖子。但是也罢,好歹双方都是海军出身,至少谈生意没那么累。</p>

罗斯福总统沉思着。他的脑海中回放着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交谈。丘胖子,那个激情燃烧的政治家,与他的前任张伯伦截然不同。</p>

如果说张伯伦的绥靖政策是希望通过外交手段避免战事升级,那么丘吉尔就是不折不扣的强硬派,大英帝国绝不向任何人妥协。他选择了和小胡子硬钢到底。</p>

但是他很快就挺不住了。</p>

自从1940年5月10日,温斯顿·丘吉尔成为了英国首相,他面对的就是前所未有的危机。德国纳粹的铁蹄已踏入法国,欧洲大陆战场的形势对英国极为不利。在这时,丘吉尔开始了与美国关于驱逐舰问题的正式交涉,他向美国提出的需求清单不仅包括数百架最新式的飞机、防空设备和弹药,还包括更直接的军事援助。</p>

丘吉尔,在与美国大使约瑟夫·肯尼迪的谈话中,强调了英国的决心。</p>

他坚定地表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只要他还在公共生活中有一席之地,英国决不会向德国屈服。更为极端的是,丘吉尔甚至提出了一旦形势恶化到无法挽回,英国政府将迁往加拿大,并依靠其强大的皇家海军继续战斗。</p>

然而,在远隔大洋的美国,许多官员对欧洲战场的形势持有悲观态度。他们质疑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可能性,认为美国应当将精力集中于本土防御。</p>

此时的欧洲战场形势危急,40万英法比联军正在被德军逼至敦刻尔克,前途未卜。美国政府被一片悲观失望的气氛所笼罩。陆军部认为这场战争已经输掉,对盟国的援助将被浪费;海军部在考虑英国战败的后果;国务院则在讨论在太平洋的美国舰队回到大西洋的可能性。</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