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迷茫的刘禅,一个超牛老爹的烦恼(1 / 2)

加入书签

 当然,诸葛瞻肯定不会明目张胆的杀他。

没有正当理由,即便是诸葛瞻也不能随意杀人。

不过诸葛瞻自有对付谯周这样大儒的法宝。

听闻此言,谯周脸色顿时一变。

“汝父在时,都未以此说项,尔黄口小儿,怎敢论此朝廷大事,恁的猖狂。”

言罢,谯周便拂袖而去。

诸葛瞻也没有阻拦,眯了眯眼睛,遮掩住了眼神之中的寒芒。

宁顽不灵,不知死活!

诸葛瞻返回灵堂之前,继续守孝。

七天之后,诸葛亮的灵柩被抬往定军山,葬于山中。

当日下葬之时,万人齐喊:“请丞相一路走好!!!”

震荡山谷,响遏行云,宛如天地同悲,日月齐鸣。

至此,诸葛亮的丧事算是基本完毕。

而诸葛瞻带着母亲和自己的弟弟诸葛怀返回成都。

这期间,北伐大军早已陆续返回成都,还有的回归自己的驻地。

刚一返回成都,诸葛瞻便让弟弟和母亲返回府中,而自己则是进宫求见刘禅。

“陛下,臣已完成使命,特来交还符节。”

刘禅让人将符节收起,然后看向神容憔悴的诸葛瞻,心中不由生出怜惜:“思远,相父仙逝,你还需节哀顺便才是。”

“多谢陛下关怀,臣会好好珍惜身体,继承先父遗志,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实在话,刘禅此时也迷茫了。

以前有诸葛亮为他遮风挡雨,他可以高枕无忧,有什么事情都可以交给诸葛亮去办,而诸葛亮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现在相父没了,大汉何去何从。

于是,刘禅突然问了一句:“思远,你说我们真的能够回到长安洛阳吗?”

刘禅这一辈子出生在新野,没几年便到了益州,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成都这座皇宫之中渡过,对于长安和洛阳他几乎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那里是大汉的故都,大汉天子不该在成都,而应该在长安或者洛阳。

诸葛瞻看出了刘禅的迷茫,顿时语气坚定的道:“陛下,只要君臣一心,我们肯定能够打回去的。”

刘禅闻言只是长叹了一声:“要是相父还在该多好啊。”

诸葛瞻默然,我比你更希望父亲还在。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样不妥,刘禅恢复了神情:“思远,接下来你想做什么,朕定然满足你!”

刘禅这可不是场面话,他真的是打算满足诸葛瞻所有的愿望的。

就算是诸葛瞻想要担任大将军,刘禅咬咬牙说不定也会给了。

当然,诸葛瞻肯定不会这么没数的。

况且此时他也没有准备好接任大将军,有蒋琬支撑大局挺好的。

有一说一,蒋琬在位十年间,对于蜀汉国力恢复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

可以说干的非常出色了。

“陛下,臣要为先父守孝三年。”

刘禅顿时恍然:“是朕不好,差点忘了此事。”

刘禅斟酌了一下后道:“朕身为天子,虽也不能夺人之孝,但奈何此乃江山社稷飘摇之时,思远你身为相父之子,还需要为朕分忧才是。”

这一番话说的委实不赖,这让诸葛瞻对刘禅刮目相看。

果然,能够在诸葛亮死后还能坚守近30年的一国之主,绝不像三国演义之中那样的无能和昏庸。

实际上刘禅宠幸宦官也是在蜀汉最后的几年中才干的事情,最多不过五年,那个时候说白了,刘禅可能已经看明白了,大势已去,心生绝望,故此开始享受起来。

诸葛瞻躬身道:“请陛下吩咐。”

刘禅道:“思远可有愿意做的事情?”

诸葛瞻想了想便道:“陛下,臣重孝在身,不宜涉入朝政,臣请入太学和少府!”

这是诸葛瞻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诸葛瞻要为自己接下来所做的事情提供便利。

他想做的事情很简单,攀科技树和培养人才,顺便搞掉以谯周为首的蜀中学阀。

是的,谯周这人已经可以称之为学阀。

现在的大汉决不允许这样的学阀存在。

“好,朕封你为太学博士和少府少监,允你便宜行事之权利。”

好嘛,刘禅这动不动就给诸葛瞻便宜行事的权力,看来是真的对诸葛瞻非常喜爱。

此时的刘禅27岁,诸葛瞻16岁,他是把诸葛瞻当亲弟弟看,甚至比亲弟弟可能还要亲。

甚至于刘禅动了把诸葛瞻招为女婿的心思。

刘禅的大女儿如今已经九岁,两人相差不过七岁而已。

“多谢陛下,臣还有个请求,还请陛下恩准。”

“你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