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目标,阻击微软(1 / 2)

加入书签

 看到陈兵要做个人电脑的坚决态度,赵平心里其实是有些纠结的。</p>

赵平本质上还是一个偏于保守的工程师,即使知道个人电脑行业发展很快,但一直被这个领域的技术难度所震慑,总觉得香江人没有去挑战这种高难度的底蕴。说穿了,就是缺乏自信。</p>

不过这一段时间,陈兵创造的奇迹,也让赵平对陈兵很是惊叹,让他潜意识中相信,陈兵拥有继续创造奇迹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赵平其实已经被陈兵折服了,只是身为教授和长辈,他不肯承认罢了。</p>

纠结了半天,赵平问道“陈兵,你说想做个人电脑,有什么具体的计划没有?”</p>

“特别详细的计划肯定还没有,但大概的规划我肯定想过了:</p>

第一,现在个人电脑行业发展很快,最领先的是灯塔国,我们香江、东南亚、宝岛等地市场估计很快也会爆发。</p>

我准备先从经销做起,到各地开自有门店,把灯塔国的电脑、打印机等相关产品,在这些中文区进行售卖,这样可以先借助灯塔国的产品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p>

第二,别看个人电脑是系统级的产品,但分解开来,很多部件已经开始标准化了,当前我们最容易切入的点,其实是主板和软件。</p>

这个与我们游戏公司的研发计划,其实是可以匹配起来的,虽然电脑公司会独立出来,但两家公司的研究团队,还是可以互通的。</p>

第三,电脑产业是系统级的产品,需要不断优化各部件之间的匹配度,才能充分发挥系统性能,这个不能急,所以我是计划用两年时间,来开发出一款电脑。”</p>

“预算哪?你想过要投入多少钱吗?”</p>

“两年投入两千万美金,用于研发我们的电脑,后续计划要看电脑的研发进度,再决定。”</p>

陈兵讲的很笼统,此时IBM的PC架构还没有推出来,陈兵也不准备冒充先知,去大谈特谈PC的规范架构。但实际的研发过程中,他却会闷声按照这个架构去执行,以避免走弯路。</p>

这个时代,个人电脑还是刚刚兴起,官方的称呼还是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这个名称是从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的分类,衍生出来的。</p>

直到IBM推出PC架构,并成为行业标准,这个行业的称法,才会逐渐被称为“PersonalCompute个人电脑”。</p>

此时的微机产业,发展动力主要是针对CPU功能的开发,已经基本上具有了后世个人电脑的完整硬件架构,只剩下最后一块拼图,还没有出现,这块拼图就是硬盘。</p>

要直到1983年,IBM推出第一个搭载了硬盘的PC机型推出,整个PC的硬件架构,才真正完整起来。</p>

正是有了硬盘之后,PC才有了足够大的存储空间,能够预装支持各种软件,降低了PC机的使用难度,使得PC机快速普及起来。</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