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研发团队陆续到位(1 / 2)

加入书签

 挖人这种事情,是不适合当着太多人聊的。朱司长没有多说什么,反而主动提议,“王老师,要不我们找个清静的地方聊吧,关于这个产品,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向您请教。”</p>

王缉志领着朱司长来到了一间小会议室,双方重新落座之后,朱司长才开口问道,“王老师,您觉得这个产品,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没有?”</p>

王缉志略想了一想,答道“提升空间肯定是有的,任何产品都有提升的空间。</p>

就这个汉卡来说,其实硬件上已经比较成熟了,要说硬件上的提升空间,也就是优化降低成本而已。</p>

不过软件上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尤其是字库上面,虽然实现了功能,但字库排序的合理性还不是最好,还有很大的优化提升空间。</p>

只是这个字库的优化提升,其实也不算是软件编程的问题,而是字库内容的问题,要优化最好是找一些中文专业的专家,提供专业的意见。”</p>

这一段评价,就让朱司长刮目相看了,这就是懂行的人才能说出来的。</p>

“王老师的建议,和这个产品发明者的意见几乎是一样的。”</p>

“产品发明者吗?香江的同行?看来香江的技术还是比内地先进啊。”</p>

“呵呵,这个发明者也不算是香江同行,虽然这个产品的公司是香江的,但产品发明者,却是我们内地过去的留学生。”</p>

“内地过去的留学生?这个可不容易,是国内大学半路送出去的?”</p>

“是的,原本是首都邮电的,去年才到香江中大留学。名字叫陈兵,只有二十一岁。”</p>

“厉害”王缉志感叹了一句。</p>

他的弟弟与陈兵是同一届的,现在在人大就读,不过他的弟弟年纪要比陈兵大出六七岁,这也是恢复高考前几年特有的现象。</p>

朱司长没管他的感叹“这个陈兵,还有计划要研究专门的中文打字机,就是把这个汉卡技术与打印机技术结合起来,直接做成打字机。</p>

王老师,你觉得这个中文打字机的前景怎么样?”</p>

王缉志考虑了一下“技术路线没有问题,不过这个要综合计算机、打印机的技术,研发难度还是有一些的。”</p>

“这家香江公司已经在特区设厂了,前几天我们做过讨论,他们想和我们内地做一个合资的公司,来专门做这个汉卡的优化和中文打字机的研发,王老师有没有兴趣一道参与进来?”</p>

特区吗?这个王缉志到不排斥,他老家是广西人,小的时候父亲在羊城中山大学任教,他在那面生活到了十几岁,因此虽然在首都多年,对于去特区工作,到不会有太多不适。</p>

“合资公司?与你们计算机总局下属企业合资的?”</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