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中兴大周的曙光(1 / 2)

加入书签

 沈沅顿了顿,继续道:</p>

“百姓才是国之根本,国俸兵需,皆取之于民,民富则国富;</p>

而兵者,更是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兵强后国强;</p>

唐汉正因为同时做到了这两点,方能造就千古盛世。”</p>

沈沅此话,较之前又递进了一些,同时也隐含了大周如今民贫兵弱的事实。</p>

当然,于元祯帝而言,这便是他的心病,各地流民逐年增多,九边之地屡遭劫掠,朝廷对此却束手无策,又不能不管。</p>

皇帝抬眸凝视眼前这个谨慎的少年,沉声道:“你也别给朕兜圈子了,直说本朝当下存在的具体问题。”</p>

察觉到元祯帝似有些不耐,而沈沅仍在顾忌和犹豫,许久没出声的高岳眸光闪了闪,唇齿微动,插话道:“父皇气度恢弘,胸怀圣皇之海量,定不会因言怪罪,沈兄无需担忧。”</p>

他这话,一方面是说给元祯帝听,先打个预防针,若沈沅待会真说了什么尖锐的话,皇帝也不好再责怪。</p>

另一方面也是说给沈沅听,他希望沈沅能在元祯帝面前展露才华,得到元祯帝激赏。</p>

沈沅闻言,微微抬眸看了眼御座上的元祯帝,能从对方的眸光中感受到一股灼热。</p>

他沉吟片刻后,不再犹疑,清声道:“当下的问题可用‘虚浮’一词以蔽之。”</p>

元祯帝听了,一下来了兴致,向沈沅投去询问的目光。</p>

沈沅道:</p>

“一曰将士兵卒虚浮,训练操演只重形式,应付督检,再加上吃空饷的行为比比皆是,致使兵不满额,如此方致边患不休。</p>

二曰地方官吏虚浮,官员升调只关注虚名,却不重实际政绩,水利不兴,民案不察,天灾人祸致使流民遍野;</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