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红楼梦(64)(1 / 2)

加入书签

 时已近冬,寒气渐浓,冷风瑟瑟,落叶飘零,甄家突逢大难,惨遭查抄。

一时间,江南地区牵涉其中的大小官员纷纷落马,入狱待审,百姓们拍手叫好。

那些平日里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地方豪强们,此刻也如霜打的茄子般蔫了下来。

面对朝廷的厉法,他们惊恐万分,有的甚至吓得屁滚尿流,再无往日嚣张气焰。

随着甄家的衰败,甄家人根据罪责轻重受到不同程度惩罚:重者判处死刑,押赴刑场问斩;轻者遭流放边疆,家产尽数充公。

而甄家的女眷们自是无法避免,难逃厄运,全部身陷囹圄,痛哭流涕之声响彻耳畔,曾经的荣华富贵与风光无限早已荡然无存。

侥幸逃过一劫的甄家二姑娘不禁胆战心惊,她不敢对当今天子的冷酷手段心生愤恨,却将一腔怨气撒向了水淙。

要知道,当年若非甄家和贵妃姑姑全力相助,水淙岂能在众多皇子之中崭露头角?

如今,甄家落得如此下场,全都败水淙那个白眼狼所赐,甄二姑娘恨得咬牙切齿。

自认为委身耿王的甄二姑娘,虽只是一名地位低微的姬妾,但受宠有加,于是渐渐变得有些飘飘然起来。

她时常在耿王面前啼哭撒娇,明里暗里恳求他出手相助,解救自家的亲人脱离苦海。

然而她未曾料到,在权贵势力面前,令人沉醉其中的温柔乡并非无往不利。

耿王虽说性格鲁莽直率,但也绝非愚笨迟钝之辈,更何况他身旁还有那帮对其忠心耿耿的智囊团们时常在耳畔谆谆告诫,切不可与新登基的皇帝背道而驰,应当多多回想一下被贬至皇家陵园受苦受难的前康王。

同时也要向懂得审时度势、最终获得实实在在利益的襄王水淙学习,效仿他的做法才是最明智之举。

毕竟当今圣上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他可是个铁面无私、冷酷无情之人,绝不会因亲情纽带或手足之情就对谁网开一面。

面对如此刚正不阿的陛下,任何想要凭借私人关系来获得特殊待遇者,恐怕都是徒劳无益。

然而,甄二姑娘却似乎并未领悟到这一点,她总是泪眼婆娑地央求着耿王,试图让他利用自己的势力去为甄家打点脱困。

起初,美人流泪,唯美动人,令人心怜,耿王还能耐着性子倾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甄二姑娘哭闹撒娇的次数越来越频繁,终于令耿王心生厌烦。

在他眼中,这个曾经让他心生怜爱的女子,如今已变得面目可非,满心满眼只有甄家利益,甚至不惜将自己当作工具利用。

这样自私自利行为实在令人生厌,渐渐地,耿王对甄二姑娘彻底地失去兴趣和耐心,再不愿宠她半分。

甄二姑娘失去了耿王的宠爱,其他人欢天喜地,尤其是耿王妃,仿佛瞬间焕发了生机,整个人变得神采奕奕。

她不禁感慨上天终于开了眼。

王爷终于厌了甄氏这小贱人。

甄氏那个心机深沉的狐狸精,实在是手段高明,以前自己都来不及说些什么或者做点什么,她便已经摆出那副娇柔可怜、泪眼朦胧的样子,然后说出一些能把人气得七窍生烟的话语,使得王爷总是误以为是她在故意刁难甄氏,硬生生成了妒妇。

耿王妃气量再好,也要憋成内伤。

“来人啊!立刻把甄氏带来!本王妃今天要好好教导一下她身为妾室应该遵守的规矩,她整天只知道想办法让王爷去捞甄家那些人,简直就是不知死活,难道她不知道这样会连累整个王府吗?”

耿王妃怒声呵斥,发号施令,语气中充满了愤恨,对于其他几位王爷的妻妾,她其实并无太多意见,只要她们安守本分,王府自然不会亏待她们。

然而,令她痛恨至极的正是甄氏平日里的行为举止——明明只是一个小妾,却自视身份,摆出一副正房夫人的架势,自以为可以取代她的位置,如此虚伪矫情且诡计多端之人,实在让她感到厌恶,恨不得狠狠打她一顿。

甄氏如今已如蝼蚁般卑微,被打入万劫不复之地,这且先不论。

甄家被满门查抄已然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那些与甄家有姻亲关系或交情深厚之人此刻却都选择袖手旁观、冷眼相待,甚至连半句求情之词都不敢说出口,生怕自己会遭受牵连而遭受无端灾祸。

当得知甄家被查抄的消息后,贾家内部也是一片哗然,众人不禁暗自叹息。

毕竟两家算得上是多年的老亲戚了,以往每逢佳节都会互赠礼物并往来拜访。

尽管之前因为甄贵妃待元春之事让贾母和王夫人心中有些不快,颇为膈应,但没有撕破脸,表面上还是维系着基本的体面。

在外人眼中,贾家与甄家之间的关系依旧颇为融洽。

贾琏坐在屋内,一边悠闲地品茶水,一边感慨甄家衰败之迅速。

想当年,甄家真可谓是风光无限,先帝每次微服出访时都要在甄家歇榻,这份殊荣可不是谁都能享有的。

然而,世事无常,如今的甄家已是支离破碎,那些曾经嚣张跋扈之人,要么被砍头示众,要么被流放边疆;就连甄老太太也因受惊过度而一命呜呼。

现在,甄家只剩下一群妇孺幼小在大牢里痛哭流涕,自怨自艾,却又无能为力。

贾琏自顾自地唠叨了一阵后,觉得有些无聊,便将目光投向一旁的王熙凤。

平日里,王熙凤总是伶牙俐齿地接上他的话茬儿,两人有说有笑,好生议论一番。wap..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