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我有上中下三策,中策甚好(1 / 2)

加入书签

 茅草屋内,张晟向几人说着自己接下来的安排。</p>

“由谓先生负责岛上的识字任务,能教的就教,实在教不会的不用过多理睬。”</p>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任务本身就是要从黄巾军里挑选出一批火种。</p>

资质不好的人,没资格成为星星之火,他只能当焚烧的柴。</p>

“此外,还有一个任务!”</p>

张晟看向舒翱。</p>

“在教习之余,再带几个机灵的人,学着造船,就仿造官船!”</p>

这话一出。</p>

现场几人倒吸一口凉气,仿造官船?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p>

可眼下为了活命,没得选择了。</p>

舒翱想了一会,开口询问:“渠帅,海岛上可有匠籍之人?”</p>

有基础跟没基础的人,带起来是不一样的。</p>

“有!”</p>

这一点,张晟可以斩钉截铁地回答舒翱。</p>

舒翱点头道:“那就带匠籍之人。”</p>

没有那么累,造起船来,速度也能快上不少。</p>

在吩咐了舒翱的任务之后,张晟又开始叮嘱太史慈。</p>

“子义负责岛上的青壮家人的操练,这些兄弟们每天都要加两餐!”</p>

这批人就是张晟手底下的武装力量,肯定要时刻保持战力。</p>

白粥榨菜馒头,多得是。</p>

“遵命!”</p>

太史慈拱手领命,从一开始的抗拒加入黄巾军,到现在成为黄巾军的教头,他正在努力适应这一切。</p>

也正是因为这样,太史慈和他老母亲的关系得以缓和。</p>

至少现在太史慈已经能够踏进老母亲的屋里请安了。</p>

“子义,往后你与大头一并出去,登陆之后分头行动。”</p>

“招募更多的黄巾民众迁来海岛。”</p>

张晟还需要更多的人过来,给他提供海量的、源源不断的声望值。</p>

在安排了太史慈任务之后。</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