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密折(2 / 2)

加入书签

此时他要看的奏折里面的内容,是一份锦衣卫密奏。

朱慈烜御极之后,黄鹤等原江南皮革厂,内行厂出身的“国朝忠良”“朝廷鹰犬”,全都成了朱慈烜在锦衣卫内的新势力。

对于锦衣卫,朱慈烜进行了一番改革,改革的内容核心就是两点,一个是裁撤冗员,一个是明分职责!

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明末的锦衣卫数量可不少啊,加起来有十几万人呢,算起来,鞑子的八旗里面,正儿八经的满洲鞑子都没有这么多啊。

可就是这么十几万人的锦衣卫,却一点用处也没有——除了一个锦衣卫南堂指挥使战死沙场殉国了外,剩下的全都当了贰臣,然后又当了叁臣(先降顺,后降清)。

譬如说崇祯一直器重的那个原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就是这么叁臣!

所以,朱慈烜上任之后,就大刀阔斧的对锦衣卫进行了一番改革,改革的内容是,将原先绝大多数的锦衣卫人员,全部改成名誉锦衣卫,只挂名,有荣耀称号的那种,将他们剔除掉锦衣卫的现有体系内。

随即,又精挑细选,从民间,招募一群,有心“报效朝廷”,吃官粮,拿官饷,当一个走出去后,威风凛凛,但受江湖儿女唾弃的“朝廷鹰犬”的“武林高手”。

再加上原锦衣卫内留用的一批精干人员,以及内行厂,江南皮革厂二厂内留用的近千人,以及原朱慈烜麾下的情报组织,组成了人数在五千人左右的锦衣卫。

除了人员精简外,朱慈烜还把原先锦衣卫的绝大多数职责给剥离了——锦衣卫之前干的活太杂了啊,可不单单只是个情报组织啊,他还负责养大象呢,天底下有哪个情报组织,要养大象?

朱慈烜就把那些个乱七八糟的职能给全部裁撤,归类到宫中的二十四监衙门之内。

而精干人员后,人数只有原先锦衣卫三十分之一的新锦衣卫,其作用却远超过原先的锦衣卫。

就似情报这方面,经过改革的锦衣卫,已经建立起来了遍布天下情报网,大明境内,日本国,东山洲,以及东南亚,流寇军中,蒙古各部,都有朱慈烜的朝廷鹰犬在那里暗戳戳的当线人。

当下,上报给朱慈烜的这份奏折内,所说明的内容,让朱慈烜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这份奏折是从徽州府递上来的,里面的内容是,徽州府绩溪县境内,近来发生了一件谋逆之事,有伙家奴起兵谋反了。

绩溪知县刘大用,召集乡中衙役,还有数百个临时征调的地方大户家丁,会同徽州胡氏的家丁,联合镇压了这场奴变,将起兵谋反的数百人家奴或是贫民,杀死数十人后,剩下的贩入到江西德兴铜矿当矿奴!

这件事情,发生在六月之时,平定时是六月二十七,但如今已经八月了,绩溪知县刘大用,徽州知府,安东楼,却都未曾上奏折禀报,所以,当地的锦衣卫便层层将此事,通过密折的方式,上报给了朱慈烜。

“父皇,绩溪奴变,却被知县镇压下去,而知县知府,却联手瞒下此事,不上奏朝廷,您说这里面,会有什么猫腻?”

“这事不简单!”

闻言,正在逗着老八玩的朱由检,顿时脸色微变,他看向朱慈烜,然后说道。

“把这奏折交给朕看看!”

朱慈烜倒也没拒绝,直接将奏折扔到了崇祯上皇那边。

崇祯上皇水平虽然差,但是他看问题还是蛮准的,只不过出招不成,而且好歹也御极了十七年,所以,朱慈烜有些问题,还是问一下崇祯上皇的。

就比如说现在。

知县治下发生谋逆之事。

按理说,知县在成功平定了谋逆,是不应该隐瞒此事的,因为这是大功一件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知县知府联手压下此事,那就显得有些匪夷所思。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明末之拉上皇帝一起造反更新,第804章 密折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