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入仕为吏(2 / 2)

加入书签

但是,养活这么一小部分的读书人,他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而且,这样的话。

也有利于朱慈烜将华夏传统的,培养蠢材的儒学教育,给正式的引向现代化的教育。

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朱慈烜创立的这个制度,可不仅仅是为了选官。

嗯,府学,省学,国学,这三级教育制度。

所培养出来的秀才举人进士。

当然不可能全当官了!

而且这些人会越来越多的,大明朝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官位等着他们啊。

更何况,朱慈烜的选官选吏制度,可都是会淘汰相当一部分人。

而大明朝如今,可没有之前的士绅优待制度。

不会去养他们。

在这样的情况下。

这些读书人,在毕业之后,如果走不向仕途,那就只能够自谋生路了。

而这,就是朱慈烜要做到的!

嗯。

如果知识分子。

如果社会精英,全都奔着当官。

那想要发展,就纯粹是扯淡了。

朱慈烜将来在这教育体系内的教材,可都是按照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标准进行的。

他要培养出来的,是科学家。

是工程师。

这些人,才是真正有利于国家民族发展的。

不过。

历次改革。

都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

朱慈烜这次改革,当然也会触碰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所以,当时间进入到洪德元年,四月初六这天。

随着朱慈烜对教育体系的改革,及对原先的科举制度的改革的消失,传出去之后。

一时间,大明帝国南京城内。

应天府上来的举子,秀才都直接的炸了锅了。

嗯,大伙当然不服气了。

对于没有中秀才,举人的人来说。

朱慈烜的改革,肯定是好事了。

因为这种学制式,颁发功名的方式,肯定要比自己去考试然后获得的方式要轻松的多了。

但是。

对于已经拥有了秀才举人功名,没有踏入仕途的读书人来说。

这可就是大大的坏事了。

这意味着他们的身份彻底的贬值了。

尤其是举人们。

原先他们可以直接的参加院试,然后考进士当官,现在好了,朱慈烜直接取消了这个规矩。

所以他们得再入考试进入书院,然后学习四年,成为进士后,才能够参加考试。

这可真是要了他们的命了啊。

尤其是要了那些个磨刀霍霍,预备科举的老举人的命。

嗯,这些老举人先不说能不能考到国学读书。

就说他们能不能活到毕业,就是个问题了,他们能不生气?

所以,当消息渐渐传开后,应天府,南直隶的举人,秀才都鼓噪了起来。

眼下,南京城皇城外,就聚了一万多名举子与秀才,准备劝谏朱慈烜这个少年昏君!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明末之拉上皇帝一起造反更新,第996章 入仕为吏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