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阉党(1 / 2)

加入书签

 克劳迪娅没让丈夫和太平洋分舰队里所有的乌尔比诺官兵失望,登陆后的第二天下午,便在圣母望德堂诞下了一个男孩儿。

母子平安,让董南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掉了下来。不过好不容易才回到大明,要处理的事情堆积如山,只能再次把她们母子放到一边。

“……受损较轻的那四艘,等落cháo后就可以在浅滩上抢修。遗憾的是圆木、沥青、柏油等材料严重不足,无法对其进行大规模改装;另外三艘吨位较小、受损较严重的,显然没有太多抢修价值,弟兄们正忙着把火炮、主桅和帆索等有用的东西拆卸下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半个月时间足够了。”

作为大西洋公约组织四号人物,伯爵很自然地接管了太平洋分舰队指挥权。刚处理完大战过后的善后工作就赶到圣母望德堂,跟董南介绍起他的安排来。

他的话音刚落,随同前来的史蒂芬司令官便补充道:“中国人似乎对那几艘沉没的船非常感兴趣,cháo还没退就开始打捞,直到现在还没停下。不过在我看来,他们完全是白费劲,毕竟那几艘沉船的吨位都很高,想把它们完好无损地打捞上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亲爱的司令官先生,你显然不了解中国人。”奥普多尔总督接过话茬,似笑非笑地说,“在我看来,他们对船并不感兴趣,之所以打捞,完全是为了船上的火炮。因为按照葡萄牙人卖给他们的价格来计算,那些火炮值一大笔钱。”

“该死,竟然敢抢我们的战利品!”

伯爵不乐意了,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道:“不行,绝不行!穆先生,请转告那位尊敬地总督大人,未经我们允许,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打捞。就算打捞上来了。也必须按照市场价支付货款。”

封锁了那么多年,一直以来都是有价无市。对现在的大明而言,火炮绝对算得上紧俏物资。

太平洋分舰队的陆战队员们都上岸了,再加上原先的陆战队和台湾海岸jǐng备队,可用之兵达近三千人。现在的伯爵是有恃无恐,不愿意让两广总督胡应台白占便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么干不妥!”董南权衡了一番,摇头说道:“要知道我们刚跟广东当局达成了协议。如果这时候斤斤计较,必然会影响到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所以绝不能因小失大,宁可让他们占点便宜,都不能丢掉从葡萄牙人手里接管来的贸易特权。”

奥普多尔总督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地说:“相比利润丰厚的进贡和贸易,那几门火炮又算得上什么呢?杰克说得对,我们绝不能因小失大。”

三十多门火炮,价值十几万两呢!

见伯爵还是有些舍不得,一直保持沉默的穆秀才突然笑道:“钱不是问题!先生们,别忘了那都是舰炮。据我所知,整个广东也找不出几个会cāo纵舰炮的人。胡大人竟然费尽心思把它们捞前来。那就不会让它们成为一堆没用的摆设。”

伯爵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他会请我们帮助训练炮手?”

“是的。”穆秀才胸有成竹地说道:“就我对他的了解,他肯定会把那些火炮献给皇上。在大明这可是一件大事,如果那些火炮百无一用,那他所有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要是架到关闸上呢?”

独当一面这么久,伯爵再也不是之前那个见钱眼开的人了。之所以表示反对。完全是考虑到澳门的安全问题。他指了指莲花径方向,异常严肃地说道:“大家应该清楚那三十多门火炮的威力,万一被用来对付我们。那无异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大明政局简直可以用朝令夕改来形容!更糟糕的是,官员流动xìng太大了。魏忠贤领军的阉党,正跟叶向高的东林党斗得你死我活,下面的总督巡抚是人人自危,随时都可能卷铺盖走人。

真要是换一个不好打交道的过来,的确有伯爵所担心的这个可能。

“穆先生不是说过了嘛?整个广东都找不出几个能cāo纵火炮的人。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只要cāo纵火炮的人没问题,那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奥普多尔总督的态度很明确,绝不能因此而影响到相互间的关系。见所有人都紧盯着自己,董南意识到该表态了,想了想之后,若无其事地说道:“不就是几十门火炮吗?况且它们还都在海里,能不能都捞上来还两说呢。当然,杰尔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所以我们必须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我们的计划离不开那些中国官僚的配合。所以还是那句话,绝不能因小失大。”

令众人倍感意外的是,自认为在决策上没有太多发言权,一直保持沉默的史蒂芬司令官,突然冷不丁地来了句:“或许可以照赠舰的方式处理。”

按照大西洋公约组织东印度公司跟福建和广大当局达成的协议,五年内要为他们组建一支小型西式舰队,并赠送舰队所需要的全部舰只。

表面上看来似乎吃了多大亏,但事实上却不然,这只是个“战舰借人”的yīn谋诡计。在他们的计划中,福建和广大水师形成战斗力之rì,也就是东印度公司横扫南洋之时。毕竟只有这么做,才能招募到足够的水手、炮手和陆战队员,而且训练他们所需要的花费,也都将由福建和广东当局承担。

伯爵意识到这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主意,顿时连连点头道:“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也只能这么干了。回头跟情报委员会说一声,让他们把这事一并负责起来。”

“还有外交部。”董南补充道,“穆先生,使馆的事你多费点心,争取趁胡应台献炮的机会解决了。另外再挑二十门火炮和两百杆燧发枪,作为我们初来乍到的见面礼,给běi jīng城里的那个小木匠留下个好印象。”

把萨累、托斯卡纳、曼托瓦和乌尔比诺纳入进贡勘合名单,建立起大明“属国”的外交关系。是东印度公司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合法贸易配额。毕竟走私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想名正言顺地从大明挖人,就得按照大明的规矩来办。

当然,大使馆对大明而言还是个新鲜事物,想做到这一点绝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为了接近大明的政治中枢、更直接地掌握朝廷动向,也只有在京城设立使馆这一办法了。

事实上这也是董南费尽心思、拉拢耶稣会中国教区的原因之一。毕竟他们有现成的人脉,有建在直隶、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几十座教堂。有数以万计的信众,如果能把这些都整合起来,那就是一套现成的情报网。

“辽东大捷和结束的海战,再加上新皇登基,少不了万国来朝的威仪,我想使团进京应该没多大问题。但这个使馆嘛……我还真没什么把握,毕竟这没有先例。”

穆秀才面露难sè,看样子的确没几分把握。董南放下茶杯,似笑非笑地说:“不要钻牛角尖嘛,要学会变通。对我们而言。只要能在京城站稳脚跟就是胜利,至于叫什么并不重要。”

“可是除了极少数的传教士。朝廷不会允许外国人久居京城,更不会允许京官们跟外国人私下往来。”

“所以说我们要变通,”董南指了指桌上的那堆书籍,意味深长地笑道:“穆先生,你上次带回来的那批还没翻译完吧?我这次又带来了几千册,这就是个机会,我想那些求知yù很强的饱学之士。会很乐意为你提供帮助的。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把使馆设到国子监里面去。”

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宋明新儒学经过几百年的演进,已经走入末途。流于空玄,满足不了维系一个大帝国的政治需要,这就使得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经世致用的实学思cháo,而基督教的传入似乎恰恰契合了这一思cháo。

正如董南所说的那样,尽管耶稣会传教士们几乎都被驱逐了,但利玛窦带来的“西洋热”依然存在。包括首辅叶向高在内的一大批高官,对穆秀才带回的那几万册书籍无比感兴趣,更别提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早已受洗的基督徒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