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祖先崇拜和烈士陵园(1 / 2)
夏元吉花了大半夜功夫反复琢磨才总算写完了条陈,谁知道第二天到了太和殿,时辰到了,夏元吉意外地见到一个太监出来宣布“皇上今天不早朝”。(中文->夏元吉向那位太监打听,想知道皇上是否有空接见自己,可是那位太监却只说不知道,多的话一句也不肯说。无可奈何之下,夏元吉只好怏怏将条陈封进密匣,托那位太监呈入宫中。
事实上,朱棣此刻并不在皇宫,而是正在去烈士陵园的路上。陪同他的,除了保卫安全的侍卫以及服侍的太监外,还有礼部尚书李至刚。
按照原来的历史,李至刚此时的官职并不是礼部尚书,而是礼部右通政。而朱棣出于个人的喜好,把李至刚当上礼部尚书的时间稍微提前了点。
吏书上记载,李至刚“为人敏给,能治繁剧,善傅会”。李至刚有才华是大家公认的,不过呢,李至刚缺点也不少,用解缙的话来说就是“诞而附势,虽才不端”。
原来的历史上,李至刚步入仕途后在宦海几经沉浮。洪武二十一年李至刚举明经,接着选侍懿文太子,授礼部郎中。然后因故坐累谪戍边,不久后又召为工部郎中,迁河南右参议。建文中,李至刚被调入湖广做左参议,后来又因犯事进了监狱。成祖即位,左右称其才,遂以为右通政。不久后升任礼部尚书。后来又犯事下狱,很久才被释放,而职务则被降为礼部郎中。因为之前解缙对永乐皇帝说“李至刚诞而附势,虽才不端”,因此李至刚非常恨解缙,因而中伤解缙。解缙倒是被下狱了,谁知道他的供词却牵连了李至刚,导致李至刚又一次坐牢,为“自作自受”这个成语做出了最好的诠释。而这一次坐牢,李至刚一共坐了十多年,直到仁宗即位才被释放。这次释放后李至刚获得了左通政之职。然而李至刚的霉运真可谓是“生命不熄,霉运不止”。这一次出狱不久,李至刚又一次被弹劾。仁宗看在李至刚是老臣的面子上从轻落,只是将他贬为兴化知府,算是免除了牢狱之灾。这时,李至刚已经七十岁了。第二年,李至刚逝世,总算结束了他那令人眼花瞭乱的一生。
一个人如果“诞而附势,虽才不端”,这便应该算是标准的小人。不过,李至刚毕竟是明初著名的数学家。中国不缺官僚,但官当到李至刚那份上的数学家却非常少见。因此,朱棣对李至刚还是颇有好感的。另外“诞而附势”在正人君子眼里是缺点,但是在朱棣眼中却并不完全是缺点。“诞而附势”,那就意味着朱棣有难事要办,完全可以利用李至刚来作急先锋、传声筒。如果说朝堂之上全是通情达理的正人君子,朱棣倒也未必需要小人,但问题是世上真正的正人君子太过罕见,反倒是顽固不化、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居多。说是以毒攻毒也罢,说是帝王平衡权术也行,总之,朱棣确实打算好好使用李至刚这个有才的小人。
经过太平门时,朱棣扬起马鞭向板仓村方向一指,问道:“李至刚,中山王就葬在那儿吧?”
“是。”
朱棣跳下马来,将缰绳扔给一个太监,然后朝徐达墓那边走去。朱棣身为皇帝之尊却特意下马前行,如此尊崇徐达,别人也不好多说什么。一来,明太祖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赐葬钟山之阴,位列功臣第一。二来,徐达是朱棣的岳父。虽说皇帝没必要象普通人那样尊敬岳父,但皇上既然想要表达对徐达的尊崇,旁人又何必枉作小人呢?皇帝都下马了,其他人自然也不敢继续坐在马上,只得一个个跟着跳下马,随着朱棣向东岔开官道往板仓村走去。
走到徐达墓前,自有太监摆上相应的祭品香烛。
朱棣盯着墓碑看了一会儿,一回头,随堂太监黄俨连忙将燃着的香捧给朱棣。朱棣将香插在墓前,一颌,后退一步,算是礼成。
然后朱棣便往回走。
上了马,朱棣突然问道:“李至刚,刚才中山王的墓碑你看清楚了吧?”
“啊……啊!是,看到了。”
李至刚之所以迟疑了一下,是因为此刻他正处于极大的困惑之中。因为,此行的目的地功臣庙中,同样有着徐达的牌位,他想不明白朱棣为什么特意要到徐达墓来看一看。
“那墓碑上断句的圆圈你也看清楚了吧?”
李至刚吱吱唔唔地应了一声,大脑急速转动。他想弄明白,朱棣突然提出这个问题,到底有什么含义。难道说,朱棣因为中山王墓碑上断句的圆圈而心中不喜?如果只是那样倒也不难,换块墓碑也就是了。反正这块墓碑和他没什么关系。
“那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皇上恕罪,臣不知。”
朱棣没有继续说话,因为此刻他正陷入在对转生前一个片段的回忆中。
那时正是大一的暑假,几位高中时的同学相约去旅游。由于其中一位同学就读于南京某医科大学,所以游过苏州、无锡之后,大伙们便转向南京。当大伙们逛到了徐达墓的时候,就读于南京的那位同学理所当然地担任了导游的角色。她向大家问道:“考考你们的观察力,看你们能不能在这里现不同寻常的东西。”
大伙们的好奇心立即被调动了起来。朱棣最先现不寻常的地方,于是抢先说道:“哈,这个徐达墓肯定是后人重新建造的……时间应该是清朝中期之后。”
没现异常的同学立即向朱棣询问他的判断依据。
“这还不简单?你们看碑文。在古代,不但碑文,连一般的书面文字也从不加标点,由读自行断句,谓之句读。然而此碑文却是断了句的,碑文中每一句话后面都加上了断句的圆圈。我为什么判断时间为清朝中期之后呢?因为墓碑上的标点符合非常单一,只有句号没有逗号,而民国时期标点符号已经被推广了。所以说,这个后人重建的徐达墓应该是清朝中期之后,民国之前。”
“啪啪啪”的鼓掌声之后,临时导游笑着说道:“你的观察力很厉害,不过呢,却缺乏想象力。事实上专家考证过,这座徐达墓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功臣墓,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后人重建的。”
“碑文上的符号确实是一个难解之谜。有一种猜测是:其原因可能是碑文由大臣代笔,怕文化水平低的朱元璋读不大通,特意加了圆圈形的标点断句。后来交付雕凿,工匠害怕获罪,只好连标点一并刻上。当然,也有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碑文其实是朱元璋亲自所写。但不管怎么说,这座徐达墓确实是货真价实的明朝建筑。”
本想露个脸,谁知道却落了个缺乏想象力的评价,朱棣自然对此耿耿于怀。现在穿越到了明朝,朱棣当然要亲眼见见当年让他掉了面子的徐达墓到底是怎么回事——朱棣很希望那些专家在考证中犯了错误,然而可惜的是,他现在亲眼所见碑文上确实有那些断句用的圆圈。
疑惑之余,朱棣下意识地向李至刚提出疑问。
李至刚在洪武二十一年才举明经,而徐达在洪武十七年就病死了,因此多半不会知道其中的缘故。朱棣之所以仍然要询问,主要是因为李至刚对洪武年间的掌故秘闻颇为了解,因此想试试看。
可惜,仍然没能得出满意的答案。
沉吟片刻,朱棣说道:“将来烈士陵园将向百姓开放,让他们去那里参拜为国牺牲的英烈。熟读四书五经的文人自然看得懂碑文,但对于只是略识文字的人来说,想要读懂碑文就有些困难。所以,以后凡是烈士陵园的碑文,均需标出标点符号,方便平民百姓阅读,进而知晓先烈的事迹。”
李至刚愣了愣,随即满口答应。朱棣的理由合情合理,即便是食古不化的酸儒,也未必会对此强烈反对。而李至刚既然有着“诞而附势”的性格,自然更不会对朱棣的想法提出反对意见。
朱棣默默叹口气,继续前行。
不知不觉,一行人已经来到了鸡笼山脚下。烈士陵园并没有完工,但核心工程只是修缮功臣庙而已,仅就修缮工程而言却也大体完工了。
朱棣遥望着功臣庙,然后下马。这一次,朱棣倒不是想表达什么尊崇之情,真正的原因在于:功臣庙建在山上,路虽然不陡峭,但那一级一级蜿蜒而上的台阶毕竟不适合骑马。
众人随着朱棣走进功臣庙。
一应祭物自然由太监们置备摆放。因为是临时起意,所以朱棣并没有准备祭文,直到站到庙里的这一刻他才想起:既然来一趟,不管是大张旗鼓还是微服出巡,礼数还是要尽到的。
绞尽脑汁地想了一会儿,朱棣遗憾地得出一个结论:自己并没有七步成诗文的本事。想到站在这里呆也不是个事儿,所以,朱棣大有深意地瞅了一眼李至刚。
庙中别的人都疑惑地看着朱棣,完全不知道他一直站在那里愣是怎么一回事。
幸好李至刚揣摩上意的本领已经炉火纯青,当朱棣瞅了他一眼后,只琢磨了小一会儿,李至刚便猜出了朱棣的意思。也幸好李至刚在洪武年间就做过礼部郎中,对于青词祭文什么的也算得上是专业对口。所以,李至刚向前走上一步,然后开始朗颂祭文。
“天下将士,从太祖皇帝南征北伐,宣力效劳,以定天下。迩奸臣驱其战斗,败死于锋镝之下,不可胜计,深可哀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