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作物和七宝(2 / 2)

加入书签

然而今天广泛种植的,则是南美引进无疑。明末清初,中国沿海地区花生种植较为普遍,多次从南美洲引种花生品种。福州王世懋的《学圃杂疏》,原序写于万历丁亥1587年:“香芋、落花生产嘉定。落花生尤甘,皆易生物,可种也。”具有确定年份的证据是嘉靖戊戌1538年的《常熟县志》的物产之中已经列有落花生。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一文认为,我国第二个长期粮食生产的革命,开始在16世纪,美洲传入的四种农作物,花生、甘薯、玉米、马铃薯,传入中华四百余年来,对沙地、瘠壤、不能灌溉的丘陵、甚至高寒的山区的利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食油来源。这四种美洲作物长期间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积累影响,不得不说,是“革命”性的。

黄复华在用自己的努力,加速在大明推广和传播这四种优秀的作物。而西红柿,辣椒和青椒,无疑也是很好的蔬菜和调料。在黄复华的明朝资金来源中,它们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

船头轻轻碰在石拱桥下,没于水下的青石台阶上,引起小船一阵轻晃。

“方公子,我们到了。”说完,船家一个健步踏上岸去,把手中的缆绳系在岸边露出水面的木桩上。

方以智一把掀开布帘,弯腰走出船舱,立于船头,四下打量这繁华之地——江南名镇七宝。

方以智,字密之,生于1611年,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人。

方氏是桐城地区的名门望族。曾祖父方学渐,曾受学于泰州学派,精通医学、理学,并且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著有记录赴东林讲学的《东游记》等。祖父方大镇在万历年间,曾任大理寺左少卿,著作数百卷。方学渐的耿定理,《明儒学案》把他列入《泰州学案》。外祖父吴应宾,精通释儒,著有《学易全集》、《三一斋稿》等。父亲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通医学、地理、军事,并且较早地接触西学,主张研习经世致用的知识。

方以智自幼秉承家学,接受儒家传统教育,他从小由母亲和姑姑方维仪,当时有名的女诗人,一起抚养长大。除了家学,他所授业的老师也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由于其祖辈都直接或间接和东林党有关系,他从小也养成了关心时世的习惯。十四岁时,曾徒步到数百里外的考场参加会试,以此来磨炼意志。

从去年起,在为祖父守孝一年后,方以智开始载书泛游江淮吴越间,遍访藏书大家,博览群书,四处交游,结识学友。

“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七宝镇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晋代著名的文学家陆机、陆云二兄弟。两兄弟出身于三国时期东吴的显赫贵族,祖父就是大都督,丞相陆逊。后来,二陆被司马颖杀害,临刑前,陆机曾悲叹“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留下了“华亭鹤唳”的典故。后来,其后裔在松江立香火祠,名为陆宝院。陆宝院三移其址,因为吴越王钱镠赠经留言,而改称七宝寺,最后迁到了蒲汇塘之北,“镇无旧名,缘寺得名,寺无他重,因镇推重”,于宋初形成了七宝镇。

明太祖时,松江府管辖华亭(即松江县)、上海两县,明嘉靖二十一年,又割华亭、上海分置青浦县,此时,七宝镇属于青浦县。到了明万历元年,又以蒲汇塘和横沥河为界,七宝镇分属华亭,上海、青浦三县分治。具体分设为南为华亭县,北为青浦,过横沥河为上海县。

虽然三县分治,但七宝镇的地域划分在明代已十分明确。东到横泾(现新泾港),西到小涞港,北到观音堂(沪青平公路),南到顾司徒庙(顾戴路)。这一镇域历经几百年,直到现在都没有很大的变化。七宝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桥梁林立。镇中有自西而东的蒲汇塘,为太湖水系之一,在明朝时阔约十四丈,深达二丈,是全镇的干流。镇的左边有南北向的横沥塘,北接吴淞江,南连黄浦江。在明代,七宝已是经济发达,赋税倚重之地了。“田赋百万,非一令所能经理”,所以将七宝分为三县分治,各收赋税。

商业繁荣,势必促进文化发展。明代,七宝“科甲蝉联不绝”,先后出了六名进士、十六名举人、八名明经、两名武举。“人材辈出,科第蝉联不绝”,“名臣大儒,布满朝野”。至于能诗善书、名医巧匠,更代不乏人。元代著名书法家、翰林学士赵孟頫(子昂),著名藏书家杨维桢(廉夫)等人,或来七宝以诗画会友,或结庐侨寓于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